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为何废除丞相?(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汉朝时,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都要去丞相府议政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让他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也要亲临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网络配图
    丞相的权力非常之大,除了个人才能外,主要因为他们有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官员班子,丞相府成为了国务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内设诸曹机构。相府里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都由丞相自己决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进来,通常情况下丞相的意见和决策,皇帝也多需听取。武黎嵩打了个比方,“汉朝时丞相和皇帝之间,就类似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具体的行政事物,实际上都是丞相在处理。”
    负责拆“信封”的尚书
    成皇帝心腹,瓦解丞相势力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抓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尚书是什么官职呢?起先尚书的身份很卑贱,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武黎嵩说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