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明代朱元璋“大部制”改革为何废除丞相?(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汉武帝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丞相为司徒,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制成立,三公制的设立就为不使任何一人独揽大权。风水轮流转,大司马(东汉仍称太尉)地位开始攀升,成为三公之首。但是要知道秦汉都是马上得来的天下,皇帝太知道军权的重要了,一直都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只是时置时废,充其量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兵符在皇帝手中,没有兵符,太尉是不能发兵的,所以太尉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并无实权。
    管马的太仆在汉代可是肥差
    大司农则相当于财政部部长
    那么九卿又是什么官位呢?
    武黎嵩告诉记者,“部”这个概念的形成就是从汉开始的。但是“卿”还不能和后世的“部”画等号,只是“部”的雏形。
    
    网络配图
    如果说设置三公的目的是协助皇帝决策,那么九卿的设置就是为了行政。“卿”是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头儿,执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针策略,办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在卿里面,有一类是为国家服务的,像大司农;还有一类是为皇帝家庭服务的,像少府,就是主管皇帝家事的。而卿办公的地方就叫做‘寺’,也就是行政机构。”
    那么九卿最初是哪些部门的长官呢?各卿都负责掌管些什么呢?
    像太常就是掌管宗庙礼仪的,顺带掌管文教、太医,甚至是治水;光禄勋更是大杂烩,从宫廷警卫到侍从应对、顾问议论都管;卫尉功能相对单一,就是统领卫兵,进行保卫工作的。
    太仆寺掌舆马,除了掌管皇室车马外,还掌管全国马政。可别小看这工作,古代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必备乘骑,所以马政可是军国大事,在当时,太仆寺是相当重要的部门,太仆也有左、右两位,所以能去太仆寺上班,也算得上肥差了。
    廷尉是执掌刑狱的最高司法官;大鸿胪寺是进行外交事务的机构;少府寺就是管皇帝家事儿的部门,可以说是皇廷生活的总管。
    大司农寺是主管谷货的机构,掌管国家钱谷租税等财政收入和支出,掌管屯田、仓储、漕运等事业,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差不多相当于财政部部长……
    此外还有宗正寺。其实九卿远不止九个部门,这里的“九”是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九卿之外还有别的卿。这一时期卿的安排并不那么合理,常根据需要随时设立一个官位。
    三省制建立
    机要官到行政官
    的华丽转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建立。东汉时,尚书崛起,尚书台不仅侵夺了三公职事,还侵夺了九卿职事,权力全面扩张,大有要把三公九卿架空的趋势。曹魏时,尚书台因为机构增多,已经搬至宫禁之外,而且台、省并称,成为尚书省。然而尚书台权力的扩张到魏晋时虽仍在进行,却发生了变化。汉武帝开始使用中朝官,使禁内掌决策,禁外掌行政。皇帝所居皇宫,又称禁宫、禁中。宦官能出入禁中,离皇帝非常近,所以常常带“中”字的官名,起先多是宦官。西汉时,中书官就是皇帝非常贴身的宦官,他们专门起草诏书,取代了尚书以前的工作。中书成了实际上的决策机关,渐渐发展成中书省。
    既然中书也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皇帝自然又要起用新一套的人马班子,重新培植机要官,于是就出现了门下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