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观念与方法,可能起源于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功能性划分与边界限定。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北部居住区,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在早期人类的生存空间里,居住区、墓地、陶器作坊等一般分开,有着相对明确的划分;河边的采集种植地、山坡上放牧牛羊的草地、山上可供打猎的树林,都构成居住者生活生产的不同空间;而小河、河边的几棵树、山口的大石头、山峰、山坳,则可能标志着这个聚落生存空间的边界。 在早期聚落人群的心目中,对这些区划、界线等,可能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与把握:人们用它们来描述自己的生存空间,界定自己生活与生产活动的范围,并将其看作具有指示和限定作用的标识。 活动的“指示标”:区域观点的产生 因此,“区域”既是人们看待并把握生存世界的方式,也是人们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的“指示标”:人们据此到河边去采集,到山坡去放牧牛羊,到山林里去打猎,走到山口的大石边就回来,绝不轻易渡过小河,也不为追赶受伤的猎物而越过山坳——“越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这个意义上,“区域”观念与方法,源于人们认识、把握生存空间,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功能性划分,但它同时又成为人们认识并描述世界的基本方式,并构成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结构。换言之,人们在“区域”里生存,用“区域”划分并描述世界,同时也被限定在“区域”里。 当然,即便是早期的人类,也不仅是为“活着”而“活着”。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山上河边的一群人,也会仰望星空,冥想幽远深邃的世界;他们会死亡,死去亲人的尸骨就在山坡的墓地里,他们的灵魂飘荡在河谷间。这样,人们就有了三个不同的世界:生活的河谷、天空以及“地下”:河谷是“我们”生活着的,天上住着神明,地下住着祖先。这三个世界,构成了人们认识、把握世界的三大区域,天上、地上、地下的划分,可以看作是一种纵向维度的空间划分,它们同样构成不同层面的区域,并在人们认识、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者”与“他者”的交融 人们不断迁徙,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接触、交流的人群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具有不同人群与空间特征的区域。“我者的区域”与“他者的区域”的二元划分就不再适应,从而形成了日益复杂的区域划分方法。较早的区域划分是以“我们”为中心、根据不同空间单元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 国、郊、牧、野或邑、郊、鄙、奠(甸)的划分方法,以及《尚书·禹贡》所记“五服制”(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的划分方法,都是典型的“同心圆式”的区域划分方法。卜辞所见的四土、四至及诸方,则基本上可视为一种方格区划方式。《汉书·地理志》说:“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褱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方制万里”,就是将“万里”疆域区划为若干“方”,以“方”划分并界定疆域。画野,就是划定疆域内部的各区域,并确定其各自的界线。其中,一“方”也就相当于一个“百里之国”,而一“州”则包括若干“方”,亦即若干“国”。显然,方、国、州都分别被假定为不同层次的方形区域。 对已知地理空间的认识、描述与划分,导致了地理学的产生,而“区域”也就成为地理学最基本的观念与方法。地理学家普遍相信,任何一个区域的现象,都表现为密切联系的区域复合体,要想理解一个地区较之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必须观察、分析区域内的所有现象,并与不同地理单元相同或相类的指标相比较。对“区域特性”这一议题的探讨与揭示,是地理学形成、发展并具有社会意义的根源,区域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揭示这种特性。 “回归历史过程”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是区域地理学的历史回溯或“逆向延伸”,旨在探究区域特征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区域特征是如何形成的,是试图“回到历史过程中”看区域特性的形成。一个区域的特性,特别是其文化特性必然在“时间过程”中才得以展现,忽略“时间性”的区域特性是不存在的。 区域的“时间性”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研究者的“时间性”,即研究者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与文化情境;其次是研究区域人群的“时间性”,即生活在研究区域内的那些人群自身创造、发展其文化的历史过程,以及他们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描述;最后是所谓客观的“时间性”,亦即研究者假定尽可能排除了自身及研究区域历史人群之主观性的、以纪年时间为基准排列的“客观”历史过程。 因此,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研究者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从“今天”的区域面貌及其特性出发,“回首”去看这种面貌与特性形成的历史过程。所以,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乃是“回溯法”。其具体研究路径一般是:首先,由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区域地理面貌出发,逐次向前推,选取不同的时间段,建立反映各不同时段区域面貌与特性的历史地理剖面。其次,将不同时间段的历史地理面貌与特征加以比较;理清该地区历史地理面貌及其特征演变的轨迹,描绘出各要素变化的曲线,明了其变化的内涵与意义。最后,将研究区域放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分析所研究区域的独特性与共同性,进而界定其地位与意义。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出发点是区域地理,目标是理解、认识区域地理面貌及其特性的历史过程,所以,它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强的“地理性”和“科学性”。研究者一般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入手,对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及其演变等问题,展开细致考察,其特点是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数量分析与模型分析,弱点则是在观念上以“物”(地理事物)为本,对区域民众缺乏关注,有“见地不见人”之失。 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回溯过去”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充分地考虑历史时期区域居住人群的需求和立场,以他们的眼光描述、评价其生存区域的环境、面貌与特性,而不能单纯从研究者的立场出发。唯有如此,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去除观察者的主观性,去洞察、理解与“今人”相距遥远、内涵相异的历史文化及其所依存的区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