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周边环境与归绥城市水患(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 牛淑贞 参加讨论

    注释:
    ①也称穆纳山,即今巴淖尔乌拉特前旗境内之乌拉山。
    ②曹永年.阿勒坦汗和丰州川的再度半农半牧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0(2-3);杨绍猷.俺答汗开发土默川及对巩固我国北疆的作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1);张世满.清代民族地区平原开发与边疆经略—以内蒙古土默川、后套平原开发为线索[J].学术月刊,2009(4);衣保中.清代以来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开垦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史学集刊,2011(5);周清澍.清代内蒙古农业的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1964(2);张永江.粮食需求与清初内蒙古农业的兴起[J].清史研究2003(3);等等。
    ③即大黑河和小黑河。
    ④喀尔沁口之水,指哈拉沁沟水。
    【参考文献】
    [1]佚名.阿勒坦汗传[M].珠荣嘎译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88.
    [2]牛淑贞.清至民国时期归绥城市绿地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2):71.
    [3]《归绥识略》,绥远通志稿(第12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26、36、316.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档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初三署理山西巡抚巴延三奏为勘明归化城等处被水情形分别办理事[Z].档号:04-01-02-0055-013,缩微号:04-01-02-002-2428.
    [5]王天顺.河套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8.
    [6]王守林,等.呼市郊区自然状况与政区沿革[Z].呼和浩特史料(第4集),1984:283-286.
    [7]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初二山西布政使朱珪奏报查勘归化城萨拉齐地方被水情形事[Z].档号:04-01-30-0434-018,缩微号:030-0441.
    [8]土默特志(上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2-13、15、18、20、25-26、31、170、247、259、953、955-957.
    [9]沈潜.归化城厅志(第2册卷4山川)[M].光绪二十三年(1897)抄本.
    [10]高赓恩,等.绥远全志[Z].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1969:91.
    [11]一档馆藏录副奏折,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六办理归化城事务副都统瞻岱奏为酌定归化城基址并兴工日期事[Z].档号03-0984-007,微缩号069-003.
    [12]绥远通志稿(第3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268-269、329-396、436、802-803.
    [13]田惠琴.民国十八年呼和浩特的灾荒[Z].呼和浩特史料(第4集),1984:323.
    [14]白慧中.呼和浩特的洪水灾害[Z].呼和浩特史料(第9集),1991:242-245.
    [15]内蒙古历代自然灾害史料续辑[Z].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编印,1988:115.
    [16]玉泉区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58、61、108-109、117.
    [17]设章.呼和浩特自然概况[Z].呼和浩特史料(第1集),1983:205-206.
    [18]苏冠群,等.呼和浩特:“水刮牛桥”会不会重演?[J].中国水利,1998(7):11.
    [19]刘映元.扎达海河及其两岸的发展与变迁[Z].呼和浩特史料(第2集),1983:165.
    [20]录副奏折,乾隆二年正月十八归化城副都统赡岱奏请拨修筑归化新城工程银两事[Z].档号:03-1114-008,缩微号:079-0054.
    [21]录副奏折,乾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二山西巡抚鄂宝奏明验收绥远城工情形事[Z].档号:03-1127-023,缩微号:03-1127-023.
    [22]邢野,等主编.内蒙古十通·呼和浩特通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85、110.
    [23]绥远通志稿(第2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393-396.
    [24]郑植昌.归绥县志·舆地志[M].1934年铅印本.
    [25]李文.呼和浩特地貌概况[Z].呼和浩特史料(第6集),1985:327、332.
    [26]清·姜宸英,等.湛园集,戴逸,主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清史资料汇刊(集部13)[M].商务印书馆,2005:657.
    [27](明)萧大亨.夷俗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55)[M].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6:330.
    [28]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1卷第2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51.
    [29](法)张诚.张诚日记,张宝剑,等译,杨品泉等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5辑)[M].中华书局,1984:101.
    [30]戴逸,主编.(雍正)山西通志卷22,文津阁四库全书清史资料汇刊(史部46)[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8.
    [31](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7俺答列传中[M].北平文殿阁书庄,1936:95-96.
    [32]牛淑贞.1572-1954年归绥城市地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73-81.
    [33]皇清开国方略卷29,清代方略全书(第1册)[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664-665.
    [34]一档馆藏军机处满文月折包,雍正十三年六月二十四归化城都统丹津等奏调用黄河岸上积存木材及木纳山内已伐木材筑城建房折[Z].档号:0754-005,缩微号:017-1122.
    [35]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档案,乾隆四年三月二归化城都统为修新城所剩穆纳山木料运至大炮营地方,按时价卖出入官事咨文工部(满文)[Z].全宗号-目录号-件号:80-31-6.
    [36]绥远通志稿(第7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61.
    [37]鄂尔泰,等编.雍正朱批谕旨(第10册)[M].文海出版社印行,1965:6148.
    [38]皇朝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889、5135.
    [39]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36)[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
    [40]土左旗档案馆藏档案,转引自于永发编.土默特旗大事年表,土默特史料(第15集)(上)[Z].1984:121、125、128.
    [41]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十一大学士兼管工部事务使贻直等奏令山四巡抚访查杀虎口监督期成额任内应征大青山木税事宜折,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山西巡抚郡弼奏遵旨严查杀虎口监督期成额被参应征大青山木税银未报部案折,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初三监督杀虎口税务郎中期成额奏报一年征收正杂税银及盈余银数目并陈明应征大青山木税情形折,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上册汉文之部[M].中华书局,2010:41、45-48.
    [42]朱批奏折,乾隆三十八年正月二十礼部郎中策麟折[Z].档号:04-01-30-0433-010,缩微号:030-0300.
    [43]录副奏折,道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山西巡抚申启贤奏为查明大青山无木可采归化城托克托城木税仍照旧章归杀虎口监督管理事[Z].档号:03-3198-067,缩微号:220-1938.
    [44]卓宏谋,编.绥远分县物产图[M].北平东城十二条驸马胡同四号出版,1937:19.
    [45]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第3册)(内蒙古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236.
    [46]江桥.清代归化城地区的煤炭开采及其特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3):86、47.
    [47]乌仁其其格.清代大青山各沟煤矿业概述—以归化城副都统衙门矿务档案为例[J].蒙古史研究,2007(9):251.
    [48]土左旗档案馆藏档案,乾隆九年七月十七归化城蒙民事务同知为民人王奇等申请于诺尔苏沟挖煤窑事呈文归化城都统衙门[Z].80-112-886.
    [49]纪霭士.察哈尔与绥远[M].上海:文化建设月刊社,1937:25.
    [5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26-31.
    [51]满志敏,等.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0,19(2):146.
    [52]顾国权.绥远散记[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48-51.
    [53]李冬杰,杨培岭.水土保持在北京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水利2005(6):52-53.
    [54]归绥县志·经略志附录[M].
    [55]崔济猛,等.理想之新绥远[M].疾呼旬刊社,1932:9-10.
    [56]姚明辉.蒙古志卷2都会[M].中国图书公司编辑印行,1907:71-72.
    [57]佚名.支那地志摘译·蒙古之部[M].杨守敬摘译,国家图书馆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线装书局,2003:450-456.
    [58]孙秀川.明代呼和浩特城墉楼阁图发现始末[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6月2日,第11版.
    [59]荣祥.呼和浩特市沿革纪要[Z].内蒙古土左旗文化局编辑,1981:176.
    [60]土左旗档案馆藏档案,乾隆三年二月初四建威将军为新城驻防兵无处安葬事咨文归化城都统[Z].80-76-125.
    [61]周慕林.关于呼和浩特市建设中的几个地质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4):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