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抗战家书的家国情怀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清俐 参加讨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各时期人们的书信来往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战火纷飞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更加突出、鲜明。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一书出版;7月7日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集中展出十余封珍贵的抗战家书……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抗战家书为我们恢复抗战记忆提供了新史料,为研究抗日战争提供了新视角。
    家书记载血与火的历史
    一封封带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家书既有战争英雄们的“大人物,小故事”,也有千千万万饱受战争摧残的“小人物,大故事”。“无论是重要历史人物,还是普通民众,其在家书中流露的一系列内心独白,不仅记载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而且承载着绵长而醇厚的骨肉亲情,真实反映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血洒疆场的抗日将士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日军铁蹄蹂躏下普通民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室主任把增强说。
    日军侵华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人民蒙受巨大的心灵创伤,写信人在家书中以个人的经历视角进行了生动记载。“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八路军著名将领左权在牺牲前三天给妻子的信中如此写道。他在紧张战事之余对妻儿的思念与关爱令人动容。如今,左权将军11封抗战家书成为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物。中国人民大学家书研究中心主任张丁在收集抗战家书时,上海沦陷后一位普通小学教员姚稚鲁寄给妻儿的10余封家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姚稚鲁在逃难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在家书中发出了绝望的感慨:“……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过到哪里就算,也忧急不了许多。”深受疾病、恐惧、生活无着所折磨的姚稚鲁离开家不到半年,就在武汉去世,再也没有见到他牵挂的妻儿。
    当然,在家书中,更多的是国共爱国将士共赴国难、浴血疆场的民族精神;中国各阶层人民同心抗敌、共御外侮的民族情怀。在江苏省六合县桂子山与日军作战中牺牲的新四军连长程雄即将走上前线,给父母写信说:“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