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历史解读 >

欧盟:穿鞋的斗不过光脚的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青年报 鞠辉 参加讨论

    一年前,聚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欧洲广场上的示威者在欢呼胜利的同时,却也仿佛打开了可怕的潘多拉魔盒,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经济崩溃成为乌克兰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一年之后,硝烟仍未散去,和平触不可及。而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当事人”,欧盟仍难摆脱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欧洲价值观不敌俄罗斯硬实力
    回顾过去的一年,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可谓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从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到乌东地区硝烟四起,从马航班机离奇失事到美欧对俄发动制裁,从全面战事一触即发到法德斡旋停火协议,乌克兰问题的背后是冷战后美俄两大战略对手的新一轮激烈博弈,而欧盟则在夹缝中艰难地寻求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观。
    欧盟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武力解决危机的选项,但又难以接受其所信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理念遭到“破坏”,因此从现实主义出发选择了对俄“接触加制裁”的双轨政策,同时在政治和经济上力挺波罗申科领导的乌克兰新政府。一年间,欧盟及德国、法国等成员国一方面对俄展开密集的“外交攻势”,另一方面随着乌克兰局势恶化而逐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然而,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规劝,还是“咄咄逼人”的施压,似乎都未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功效。一位主管俄罗斯事务的欧盟官员在去年年底的一次研讨会上坦言,制裁措施的确从经济角度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从政治上来说尚未发挥作用。知名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尤金·卢默日前表示,制裁无法改变克林姆林宫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
    实际上,欧盟成员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为主的部分东欧国家要求对俄采取强硬立场,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传统亲俄国家以及与俄罗斯贸易关系紧密的南欧成员国则主张寻求对话。希腊新政府上台后不久即派经济部长访俄,而塞浦路斯则在不久前宣布向俄租借军事基地,以德国为首的核心国家则坚持两手策略。因此,经过欧盟峰会一致通过的两轮制裁措施,也都是妥协的结果,在具体内容上留有很大余地。换言之,欧盟并不想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何况制裁与反制裁也对欧盟自身造成伤害。
    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两次明斯克停火协议签署之间,乌克兰民间武装成功扩大了势力范围并且打通了连接两个自治共和国的战略通道,欧盟对此无能为力,而对已是既成事实的克里米亚问题更是绝口不提。卡内基和平基金会欧洲研究所所长杨·特绍日前撰文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的价值观败给了俄罗斯的硬实力。
    德法组合渐成欧盟安全事务核心
    尽管欧盟的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理事会的一致同意,但在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核心大国。这一点在乌克兰危机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并且强化。
    据欧洲媒体统计,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4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超过40次,其中包括在G20布里斯班峰会期间长达6个小时的单独会谈。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多次与普京会面,并曾有意绕道前往莫斯科举行首脑会晤。2014年9月,由德、法、俄、乌组成的“诺曼底机制”首次签署明斯克协议,尽管停火只持续了两天时间,但无疑为后来的谈判奠定了基础。而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前夕,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默克尔和奥朗德组成的“和平组合”经过连续多日的穿梭外交和斡旋,终于促成各方达成停火,避免了局势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事关欧洲集体安全的危机当中,唯独少了英国的身影。作为欧盟“三驾马车”之一,英国始终在欧洲外交和安全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而在“诺曼底四方”会谈中,并没有留给英国一席之地。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研究主任查莫斯表示,尽管英国仍然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但其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消退,尤其是在乌克兰问题上,与德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学教授希姆斯指出,卡梅伦出人意料地“缺席”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谈判,可以视为英国实力下降的又一标志。英国首相卡梅伦24日宣布,英国将在下个月向乌克兰派遣一个75人的军事顾问团,以帮助乌军提高战术情报、后勤保障以及医疗救护等各方面的能力。英国还将开展一项陆军培训计划,协助乌克兰加强军队建设。尽管卡梅伦强调英国军人不会前往冲突地区,英国暂时也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但在基辅“变天”一周年之际,英国军队首次进入乌克兰,似乎更具象征意义。
    欧洲地缘政治版图进一步固化
    尽管乌克兰危机远未结束,但随着新版明斯克停火协议的签署和冲突双方相继撤军,乌克兰东部局势得以暂时缓和,关于后乌克兰危机时代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问题正在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时,就有人发出新冷战的警告,一些学者认为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将要重新划分,而卡内基和平基金会欧洲研究所所长特绍则并不认同。特绍认为,所谓欧洲地缘政治的旧秩序是指冷战后欧盟和北约东扩,而俄罗斯则表明不能接受它的邻国“倒向”西方,从而形成了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相互默认的“势力范围”。当“变天”后的乌克兰准备加入欧盟时,俄罗斯果断出手,而欧盟和北约则不能以武力回应。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布鲁塞尔分部高级研究员布鲁诺·莱迪表示,北约威尔士峰会决定实施包括组建“矛尖部队”在内的快速反应计划并加强在东欧国家的军事存在,这些举措都是针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但所有的军事部署均严格限定在北约盟国范围内,乌克兰则被排除在外。正如特绍所言,乌克兰并不在以北约第5条“集体防御”为基石的欧洲安全架构之内,因此欧盟和北约没有义务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援。
    特绍指出,更重要的是,欧盟国家已经习惯于依靠美国来提供安全保护伞,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没有从观念上和行动上为自己承担安全责任作好准备。而美国则已经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并且为中东乱局和恐怖主义烦心不已,不愿再为欧洲投入过多精力。随着乌克兰危机进入新的阶段,美俄博弈仍将继续,但双方都避免触及对手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将得以进一步固化。
    本报布鲁塞尔2月25日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