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历史解读 >

乌尔遗址展现上古生活场景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欧阳晓莉 参加讨论

    乌尔遗址位于两河流域南部冲积平原上,地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方向约300公里的穆盖伊尔。该遗址以16座陪葬丰厚且伴有人殉的王陵闻名于世,是两河流域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堪与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相提并论。此外,在乌尔遗址发现的层塔遗迹是两河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层塔,为研究该地区神庙的建筑样式提供了难得机会。
     
    出土文物数量惊人
    1853—1854年,英国驻巴士拉副领事泰勒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泥质圆柱印章。考古学家根据印章铭文推定该遗址即为文献记载的乌尔城。1921年8月伊拉克王国成立并宣布独立后,重新发放境内遗址的发掘许可。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决定携手对乌尔进行发掘,并委任英国考古学家查尔斯·伦纳德·伍利为领队。1922年底至1934年2月,伍利率领考古队在乌尔进行了长期发掘。
    发掘结果表明,保存相对完好的墓葬多达1850处。其中16处建有石砌墓室,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宝石、黄金和白银质地的随葬品,并伴有人殉。因此,伍利将这16处墓葬称为王陵,其年代为两河流域早王朝三期的上半段(约公元前2600—前2500年)。在上述王陵中,陪葬品最丰富的是编号为PG789、PG800和PG1237的三处墓葬。其中,PG1237的殉葬人数最多,有68名女性和5名男性,但该墓葬的墓室已被彻底破坏。
    PG789的墓主是一位不知名的国王,其墓室在古代便已遭到盗掘。该墓葬的殉葬坑保存完好,共发现63具尸骸。其中,入口处是6具士兵尸体,皆手持长矛,头戴铜盔;他们身后是两辆牛车的残骸,每辆配3头牛,牛车旁边有3具尸骸;牛车东北方的地面上有54具残骸,大多为女性。
    PG800与PG789相邻,墓主为女性,可能是PG789所葬国王的王后。根据考古学家的复原,下葬时,她的头上戴有精美绝伦的头饰;上身覆盖着一件缀满珠子的披肩,珠子由金、银、青金石、红玉髓和玛瑙制成;腰间则是一根宽腰带,同样缀满金、青金石和红玉髓的珠子,腰带下方坠有小型金环;手上戴满十个金戒指;身上还横放着一个银杯。此外,在她的右臂上方,还发现了三枚圆柱印章,其中一枚刻有“普阿比,王后”铭文。在她本人下葬的墓室中,还出土了3具陪葬者的残骸,墓室的北、东、西三面都放置了数量众多的随葬品。
    在PG800墓葬中,5名男性尸骸出现在殉葬坑的入口处,周围散落着铜制匕首和70个陶杯。在殉葬坑中部,发现了一副两头牛牵引的滑板,牛的残骸与4具男性尸体混在一起。在殉葬坑东北端,发现一个木柜的遗迹,表面嵌有青金石和贝壳。在殉葬坑的西南端,有10具女性尸骸,排成两列,每位女性都戴有精巧雅致的头饰。
    军旗体现王权职能
    PG789王陵出土了一件盖世珍品,是一架里拉琴的木质音箱,长47厘米,高20厘米。它位于一具男性尸骸的肩部附近,或许可以用一根旗杆扛起,因此伍利称之为“乌尔军旗”。“军旗”饰有马赛克图案,由贝壳、青金石和红色石灰石在沥青上镶嵌而成,一面描绘征战胜利的场景,称为“战争面”;另一面刻画宴饮的场面,称为“和平面”。
    在“战争面”上,由几何图形组成的装饰带将场景分为三层。顶层是一位将领手持武器召见俘虏的场面,该将领最为引人注目,他的身材远远超过其他人物形象。中间层延续了顶层押送俘虏的场景,但俘虏的神态动作更为生动多样,俘虏后面是8位全副武装的士兵,戴着头盔,身裹披风,腰跨宝剑,昂首挺胸迈步前行。底层则描绘了骑兵队伍,由四辆驴车组成,每辆配有两头驴、一名驭手和一名攻击手。
    “和平面”同样通过几何图形装饰带分为三层。顶层描绘的是宴饮场面,左边是一名正襟危坐的大人物,身着羽毛编成的长裙,右手持杯,左手安放在膝盖上。在他前面,6位下属一字坐开,同样右手持杯,左臂屈起。在这名大人物及其下属中间有两个站立者,似乎在侍奉他们。6位下属身后有一名拨弦的乐手和一名表演的歌手。中层是进贡场景,纳贡者与家畜交替出现,家畜有绵羊、山羊和牛,一位纳贡者还手提几尾大鱼。底层画面延续了中层的纳贡场景,几位纳贡者背着背篓或身负重物。
    “和平面”中的大人物与“战争面”的将领可能是同一人,体现了早王朝晚期王权的不同方面。与“国王”一词对应的苏美尔语是LUGAL,汉译为卢伽尔,意为“高大的人”,旨在强调统治者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具有保护城邦、庇佑臣民的能力,这正是“战争面”所表达的主题。同时,在早王朝晚期部分城邦中,首领的头衔不是卢伽尔,而是沿用古老的祭司头衔“恩”,旨在强调城邦首领是神灵与芸芸众生进行沟通的中介,对牲畜的繁衍、作物的丰收、民众生活的富足和天下太平都负有责任,这大概是“和平面”试图传递的内涵。
    神庙保障城邦安宁
    1923—1924年,伍利还在乌尔遗址清理出一座著名层塔。它位于乌尔王陵西北面约300米处,由乌尔第三王朝的开国君王乌尔纳木建造。层塔又称塔庙,是两河流域特有的神庙建筑,在众多遗址中都有发现。该地区的城市通常会为本城的主神建造一座神庙,神庙主体由一系列平台构成,面积依次递减。在最顶层的平台上建有内殿,仅供祭司出入。迄今发现的层塔共有16座,在两河流域南北地区都有分布。
    这些层塔的设计颇为类似,最底层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平台,平台正面建有三处阶梯,通向第一层平台的顶部,然后有阶梯通往第二和第三层,直至顶层的内殿。最著名的层塔是两河流域最后一个本土王朝新巴比伦王朝在其都城巴比伦修建的,很可能是《圣经·创世纪》提及的通天塔的原型。
    在内殿中究竟举行了何种仪式,已无从可考。根据希罗多德著《历史》,“在最后的一重塔上,有一座巨大的圣堂,圣堂内部有一张巨大的、铺设得十分富丽的卧床,卧床旁边还有一张黄金的桌子。但是在那里并没有任何神像,而除了当地的一个妇女之外,也没有任何人在那里过夜;但是,根据担任这个神的司祭的迦勒底人的说法,这个妇女是这个神从全体妇女中选出来的”。这往往被理解为对两河流域“圣婚”传统的描述。“圣婚”在女祭司和男性神灵间举行,后者往往由国王代表,目的是确保农业丰收和牲畜繁衍。
    乌尔遗址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公元前三千纪,尤其是早王朝和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众多城邦国家,彼此争夺霸权,最终迈向统一。乌尔王陵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早王朝晚期的丧葬习俗、工艺技术、对外贸易、阶层分化、社会等级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材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