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历史解读 >

瑞典学者探索“欧洲文化”渊源与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晓真/编译 参加讨论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如今,认为存在一种特定的“欧洲文化”让欧洲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说法仍在盛行,而关于这一话题的探讨未曾休止。近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欧洲文化硕士项目主任本杰明·G. 马丁尼斯在《万古》(Aeon)杂志官网发文,追溯了“欧洲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在东西方文化夹迫中成熟
    马丁尼斯表示,事实上,统一的“欧洲文化”是一个很新的想法,它出现并被零散地使用于19世纪,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观点才成熟。其间,对欧洲观念的关注空前,当时自由主义者提出了对欧洲共同文化认同的愿景。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曾认为,欧洲是一种共享的、无形的遗产,植根于各国间“对理解和交流的渴望”。他认为,这种共同的渴望创造出了一种“欧洲精神”。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则认为,是非物质化的价值观定义了欧洲,欧洲通过“人文领域超国家的”文化交流传达了其独特品质。
    然而,马丁尼斯表示,除去那些乐观的说辞,是“恐惧”催生了这种对欧洲文化的追求与愿景。一战爆发以及随后的经济、政治混乱局面,导致了对欧洲团结一致的需求。支持者认为,通过在政治和经济上联合与合作,欧洲人能够避免另一次毁灭性大战发生,捍卫自己在世界的地位。对于欧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欧洲联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性或者精神、思想性的问题。在欧洲内部,一战还包括了一场激烈的政治宣传之争:法国与英国的知识分子将“野蛮的”德国逐出了文明国家群体;德国的文化精英则拥抱德国文明中高尚的一面,与其认为的衰微、空洞的西方相对立。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曾在1917年提出,“欧洲的精神实体已经毁灭,且不可再重建”。而在全球范围内,非欧洲力量的崛起也破坏了欧洲精英的欧洲认同。在这种认同中,包含了他们对欧洲优越性的一种深刻却又松散的信心。一战后,这种信心更加难以感受到。在西方,美国在结束这场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之后好莱坞电影、爵士乐的发展,将一种新文化主宰的局面推向世界舞台。而在东方,俄国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欧洲文化构成了强大的意识形态挑战。在来自东西方的夹迫中,一些欧洲知识分子开始着手定义和区别欧洲。
    为维护“优越感”而追求独特
    马丁尼斯表示,欧洲知识分子很长时间里都习惯将世界以欧洲与“其他”区别开来,但为了确定鲜明的欧洲特色,他们对欧洲进行定义的过程经历了重要转变。
    马丁尼斯介绍,早期的人们是从基督教中找到了欧洲的特色,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欧洲精英通过文明的概念强调欧洲的独特性。基于西方引以为傲的科学、理性、技术,认为欧洲是文明所在之地、人类发展之缩影的这种观念在19世纪兴盛。这种观点认为,欧洲的价值观念的“优越性”似乎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对欧洲传统的继承,以及欧洲强国建立的殖民帝国中得到了证明。
    然而,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便是那些仍然对非欧洲人持种族主义观点的人也无法再宣称文明只属于欧洲。战争表明,从技术层面上看,现代文明可能诞生于欧洲,但美国和苏联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得很先进。欧洲知识分子对技术的乐观被战争动摇,科学技术已经无法让欧洲在世界上享有独特地位。
    但欧洲知识分子并没有放弃“欧洲例外主义”,他们开始拥护另一种难以言喻的特质,也就是所谓的“欧洲文化”。这种欧洲文化与美国和苏联的物质主义不同,是理想性的、唯心的,尤其是以文学和艺术彰显特色。欧洲19世纪资产阶级中,美术有着半宗教的地位,并为知识分子的例外主义提供了庇护所。为了将自身与“新”的社会区别开来,欧洲高雅文化向古希腊、古罗马溯源。通过这种方式,“欧洲”一词开始成为精致的唯美主义和高雅艺术的象征。
    但是,马丁尼斯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欧洲文化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话题。例如,如果欧洲有一种文化,那么存在欧洲民族吗?一定要培育一种统一的欧洲文化吗?当下,在欧洲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对于什么是欧洲、什么是欧洲文化而出现观点强烈冲突之际,一些类似问题在今天仍旧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