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70多年来,中日两国学界对七七事变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争论,其中,关于该事变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成为突出的焦点。现结合《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对这一问题略抒己见。 探究“来龙”与“去脉” 作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长期以来得到中日两国史学界的细致研究,成果斐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史学界对这一事变的研究存在很大分歧,尤其在事变的发生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与这一争论密切相关,战后日本社会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思潮和活动此起彼伏,导致中日关系波折不断。 为了解决历史认识问题,2006年11月16日,根据中日两国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共识,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会见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就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问题达成如下协议:“双方一致认为,应基于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及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开展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双方一致认为,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两国学者对中日2000多年交往史、近代不幸历史以及战后60年中日关系发展史的共同研究,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同年12月26日,第一次共同研究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三年的努力,2010年1月公布了共同研究报告。2014年10月,《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在两国同时出版。其中,“近代史卷”第二部“战争的时代”第一章和第二章均涉及关于“卢沟桥事变”的论述。 应该指出,尽管日本学界对“十五年战争史”一直存在较大争论,但该报告仍将1931—1945年中日关系史定义为“战争的时代”而展开了论述。其重要学术意义表现在:1.将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一阶段认定为中日局部战争时期;2.将卢沟桥事变认定为从中日局部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 中日学界关于七七事变的研究成果,就其内容与形式而言,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七七事变本身“知其然”的研究,包括“第一枪”、“失踪士兵”等问题,相关成果已颇为细致而丰富;二是对于七七事变前史“知其所以然”的研究,包括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演变、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日本局部侵华史、华北事变的发生及战前中日关系的演进等;三是对七七事变发生后“知其然后”的研究,包括中日双方在当地的交涉与最高当局的应对,以探究最终走向全面战争的问题。 关于七七事变历史必然性问题的研究,既包括其“来龙”方面(即发生战争的必然性),又包括其“去脉”方面(即走向战争的必然性),二者缺一不可。关于这种“来龙”与“去脉”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研究,应是就七七事变在历史上的发展趋势而言的,它并不否认这一事件本身的“偶发性”,或者说并非一定要体现在事件本身的必然性方面。 基于上述见解,就七七事变研究而言,笔者认为,一要从“大历史”角度出发,继续加强对事变前后历史的深入探究,即通过知其“所以然”、“然后”,来考察其必然性;二要在事件研究本身的“知其然”方面,进行实证性考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