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荣维木、沈强、刘庭华:论抗战精神(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日报》2014年09月0 newdu 参加讨论

    抗战精神是坚毅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
    主持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意志与信念的较量。若从1931年算起,抗日战争一共进行了14年。持续时间这么长的反侵略战争,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毅不挠的精神,而且广大军民始终保持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这种必胜信念从何而来?为何能始终保持?
    沈强:日本侵略者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军国主义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面对强悍凶暴的日寇和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儿女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广大抗日军民化悲愤为力量,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向日本侵略者发起猛烈进攻。
    尽管战局时好时坏,阵地时得时失,但无论如何艰苦卓绝,广大军民始终保持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在敌后战场的平型关战役、雁门关伏击战、百团大战和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战斗中,中国健儿奋勇杀敌,重创日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坚韧、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中华民族,胜不骄,败不馁,打出了一场让敌人胆寒的战争,打赢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取得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刘庭华:由于抗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中国军民以正规战与游击战、前方与后方、武装与非武装、公开与非公开、军事与经济、文化等手段,密切结合,特别是敌后战场的广大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术,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抗战精神是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主持人: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威武不屈,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也是抗战精神的化身,战争的胜利正是他们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这样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杰出代表有哪些?
    沈强: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 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刘庭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战斗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曾经得到过有关国家的援助(比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援外租借物资共485亿美元,其中英国所得占63.71%,苏联所得占22.76%,中国所得只占1.8%约7.48亿美元),但主要是中国人民自强独立抗争,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
    抗战期间,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和五分之二的日本海空军力量,使其既不能回援太平洋战场和日本本土“决战”,也无力在中国大陆或参加东北地区支援关东军决战,最后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面对武器精良的日本法西斯军队,不管是正面战场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速战速决神话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还是在山区平原广泛开展游击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抗战,中华大地到处都涌现出不畏强暴、勇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同敌人血战到底、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谱写了自强抗争的爱国主义新篇章。
    主持人:为什么中国人民具有如此强大的自强抗争的民族信念和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刘庭华:《易经·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显著特点。自力图强,永不懈怠,像天地运行一样,永远刚健不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所在。从春秋战国至今,战乱、贫困、天灾、人祸,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处在没有安全感的饥寒交迫困境中,“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素有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开辟出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从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品格,在世界各民族中,最为突出,而著称于世。到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得到充分展现,并发展成为自力更生的民族品格,成为抗战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