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世纪风采》发表文章《粟裕“斗胆直陈”二三事》。文中记述粟裕由士兵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曾经两次谦辞“司令”,彰显高风亮节。现对该文摘编如下: 一让司令:谦辞华中司令。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央按照“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战略方针,将新四军军部和一部分主力部队北移山东,留在苏皖的新四军部队另行组建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并任命粟裕、张鼎丞为正副司令员。 粟裕在华中局驻地看到中央电报后,当即向华中局负责人建议,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未获允许。 10月15日,粟裕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10月24日,中央仍批复华中局,“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 当晚,粟裕再次致电中央,请求以张鼎丞为司令,自己改任副职。 粟裕屡屡请辞,最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10月29日,中央复电,认为粟裕的建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粟裕请辞司令的行动,令华中军区指战员深受感动。特别是原粟裕直接领导下的新四军一师和苏浙军区干部,都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服从安排,搞好团结,大部分愉快担任了合编后新组建部队的副职。 在华中军区成立大会上,张鼎丞司令员感慨地说:“这不仅仅是谁当司令员的问题,它反映了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人民战士的互相尊重。有了这种团结,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就无往而不胜。” 二让司令:再辞华东司令。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不再分兵南下。同时,毛主席、中央军委决定调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5月7日,毛泽东约粟裕谈话:“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粟裕对这一决定既感意外,又非常着急。当即向主席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当得知中央已作出决定后,粟裕再次向主席建议,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 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