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迹和无数话题。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学术界兴起了重新认识和正视二战历史的潮流,除强调欧洲战场的重要意义外,一些具有远见的西方学者也将目光投向中国战场和中国抗日战争对于二战的历史意义。有学者提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二战的进程、结局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视中国为二战所作贡献 1939年春,亡国的事实让捷克斯洛伐克人几乎完全无法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然而,并不是因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懦弱怯阵而亡国,相反,他们在1938年5月和9月分别进行了两次显示战斗决心的总动员,但由于“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还是被牺牲了,而欧洲也失去了获得和平的机会,并且一步步地被拖进战争的深渊。而此时在亚洲,中国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已经抗战了近两年,以血肉长城将凶焰高涨的日本侵略军拖入了持久战的漩涡。 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率先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拉开序幕,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军人击毙击伤日军一万余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时,增强了全国军民获得抗战胜利的信心,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并且证明了“亡国论”是不足为信的。台儿庄及整个徐州会战为当时陪都武汉的防守和人员、物资的疏散争取了时间,堪称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刊文表示:“这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最有名的村庄。历史上作为战争转折点的小城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和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 捷克斯洛伐克的沦陷进一步激发了纳粹德国征服欧洲的野心,纳粹德国随即在当年秋天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全面爆发。此刻,欧洲战场成了全世界的焦点。然而,较长一段时间,中国战场上的巨大转折却没有进一步得到西方历史学家的持续关注。对此,英国历史学家、伦敦大学客座教授安东尼·比弗提醒世人,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欧洲。他表示:“长期以来,西方对于二战的理解一直有局限性,西方人大多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的起点,而将希特勒的死亡作为二战的终点。西方历史学家往往忽视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在整个二战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对于二战胜利的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不容忽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对记者表示:“中国人民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仍然坚忍不拔、英勇地向侵略者抗争,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停止反抗。”哈佛大学历史系前主任入江昭表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受了不可思议的痛苦。”牛津大学历史学家拉纳·米特认为,如果中国在1938年屈服,那么此后的几十年里,亚洲格局可能完全不同。中国在二战中的角色不仅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对世界同样有重要意义。关于中国对二战胜利的巨大贡献,比弗说道:“尽管当时的中国在战争初期缺乏工业和军事实力,但却能够动员起来将战争拖入持久战,并最终阻止了日本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