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少正卯。此人为春秋时期鲁国的著名人物,又因为被孔子施之以“君子之诛”,而从此以“小人雄杰”的代表千古流“芳”。 事情要从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说起。该年孔子做了鲁国的相,上任刚七天就杀了少正卯。孔子的门人很奇怪,就问孔子,说: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名人,你刚上任就先杀了他,恐怕不好吧?孔子回答说:坏人有五种,而“窃盗奸私”还不算在内。是哪五种呢?一是心事通达还凶险,二是行为邪僻还顽固,三是言词虚伪还巧辩,四是所记怪异还广博,五是姑息坏人还施之以恩泽。这五种,沾上一种就难免“君子之诛”,何况少正卯五种兼而有之呢!你看少正卯所在之处聚徒成群,言谈伪饰邪恶很能蛊惑人,博闻强记足以颠倒是非,这可是小人中的小人,是小人雄杰呀,不可不杀!商汤杀的尹谐,文王杀的潘正,姜太公杀的华士,管仲杀的付里乙,子产杀的邓析、史付,都跟少正卯一样,异世而同心,不可不杀。 孔子之后,仿孔子而行“少正卯之诛”的大有人在。西汉王尊为安定太守,查出五官掾张辅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于是将之比为少正卯,逮捕入狱,处以死刑;东汉伏湛为平原太守,斩门下督,亦是将之比为少正卯;南宋沈继祖弹劾朱熹,欲请皇帝对朱熹加之以“少正卯之诛”。总之,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凡是欲行“少正卯之诛”的,其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惑国乱政”。“惑国乱政”,其实早在司马迁著《史记》,记孔子为鲁相杀少正卯时,就言少正卯是“鲁大夫乱政者”,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对“少正卯之诛”这个典故就已经有了基本看法。 今日之世界已非孔子之时代,然而少正卯之流并未完全消失。相反,一些人,包括学者中的某些人,还借助全球化时代信息通达、技术先进的优势(如网络微博、微信),行少正卯之事,为某些西方势力、为国内某些利益集团鼓噪与呐喊,值得警惕!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凡是阻挡这股潮流、这一历史进程的人,必将难免“少正卯之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