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水林彪:《丸山古代思想史をめぐつて》,《日本思想史学》第32号,東京:日本思想史学会,2000年。 ②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丸山真男集》第12巻,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第149—153頁。 ③宫村治雄:《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精読》,東京:岩波書店(岩波現代文庫),2001年;黒住真:《日本思想とその研究—中国認識をめぐつてー》,《中国—社会と文化》第11号,1996年6月;拙文:《丸山真男的“原型论”与“日本主义”》,《读书》2002年第10期。需要说明的是,丸山是战后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一面旗帜,他试图从文化的根源处去寻找日本何以会走向战争的努力,也有目共睹。然而,丸山思想的复杂性在于,他在批判军国主义和深度反省天皇制弊端的同时,也把“去理学化”(乃至“去外来化”)作为他探寻日本文化所谓固有“执拗低音”的基本前提之一,这一点,在他通过解构朱子学在江户思想界之影响的过程中而搭建起来的“徂徕像”中,已有过经典性的表达(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52年)。丸山之所以要消解儒教和佛教所倡导的原理主义、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并最终用“原型论”的思想模式来批判朱子学和佛老之学,原因亦在于此。 ④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第3—64頁。 ⑤西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二篇,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第397頁。 ⑥丸山真男:《思考樣式と世界像の「原型」》,《丸山真男講羲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8年,第7册第1章第2節,第53—54、56頁。 ⑦丸山真男:《思考樣式と世界像の「原型」》,《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冊第1章第2節,第74頁。 ⑧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56頁。 ⑨丸山真男:《歴史像と政治観》,《丸山真男講羲録》,第4冊第1章第3節,第67—79頁。参见拙文:《“仁”在日本近代史观中的非主流地位》,《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⑩丸山真男:《思考樣式と世界像の「原型」》,《丸山真男講義録》,第7册第1章第2節,第83、88—89頁。 (11)原文为汉文。《出雲大社ノ社人談》,林家:《本朝通鑑》の編辑日記《国史館日記》巻七之三八一,寛文七年六月二十日。又,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56頁。 (12)丸山真男:《歴史像と政治観》,《丸山真男講羲録》,第4册第1章第3節,第71—72頁。 (13)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1章第3節,第95—129頁。 (14)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丸山真男集》第12巻,第136—155頁。 (15)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属」》,《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3—4頁。 (16)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5—6頁。 (17)丸山真男:《歴史像と政治観》,《丸山真男講羲録》,第4册第1章第3節,第66—81頁。 (18)林羅山:《神武天皇論》,京都史蹟会編:《林羅山文集》上巻,東京:ぺりかん社,1979年,第280、282頁;林羅山:《問对·太伯》,京都史蹟会編:《林羅山文集》上巻,第408頁;大原利武:《山海経の倭と蓋國に就て》,《朝鲜》,一月号(第二百十二号),京城:朝鲜総督府,1933年,第115—132頁;木宮泰彦:《日華文化交流史》,東京:富山房,1955年,第7—8頁;中田薰:《古代日韓交涉史断片考》第八《古代日韓航路考》,東京:創文社,1956年,第119—125頁;鳥越憲三郎:《女王卑弥呼の国》,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2年,第61、6—7、11—12、25—28、31—34頁;那波利貞:《我が神代に於ける中華大陸との関係擬說》,《史窓》1959年第15号。 (19)丸山真男:《政治的諸観念の「原型」》,《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1章第3節,第96—97頁。 (20)水文考古学家经过长期调查后指出,日本海固有的“左旋回流”现象意味着,上古的日韩联络和中日交通问题,并非天方夜谭。这使以往倾向于否认《古事记》《日本书纪》“神代卷”中大陆、半岛与出云、九州之间有海上交通的观点,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仅就由日本海回流所形成的航路看,大陆人从极早的时候就应有三五结伴移居日本列岛者,中国文化亦极早便经由该航路波及日本。而且,《魏志·倭人传》所载之来日路线,因出自随卑弥呼使者回访“倭女王国”之魏使亲历,故而真实可信;而倭国使节赴魏之海陆交通线,也足堪证明上古中日间双向交流的可能性。(木宫泰彦:《日華文化交流史》,第3—16頁) (21)在《历史意识的“古层”》这篇长文中,丸山仅有一处提及《山海经》,并且只是就“女娲氏造人说”,稍作说明。(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5頁) (22)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11、39—41頁。 (23)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46—49頁。 (24)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45頁。 (25)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2章第3節,第242—248頁。 (26)本居宣長:《直毘霊》,野口武彦編注:《宣長選集》,東京:築摩書房,1986年。本居宣长还举例道,源氏与“人妻”私通、与“义母”幽会,这在儒家眼里的所谓“不义恶行”,实际上是一种“雅情”的表现,因此这并不影响对源氏作为统治者本身的政治评价。人性自然情感的流露、本然状态的显现,均不过是人情世态的真实展示而已,它与人的道德高下,不应有什么关涉。(参見本居宣長:《源氏物語玉の小櫛》二の巻,《本居宣長全集》第7巻,東京:吉川弘文館,1927年,第515—518、529頁) (27)荻生徂徕:《弁道》、《弁名》,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東京:岩波書店,1973年。 (28)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29)沟口雄三:《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第346页。 (30)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2章第3節,第224頁。 (31)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2章第3節,第251頁。 (32)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羲録》,第7册第1章第1節,第19頁。 (33)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東京:冨山房,1905年。 (34)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5—219页。 (35)津田左右吉:《古事記及ぴ日本書紀の研究:建国の事情と万世一系の思想》,東京:每日ワンズ,2012年。 (36)荻生徂徕:《論語徴》戊(子罕),《荻生徂徕全集》第四巻,東京:みすず書房,1978年,第27—28頁。 (37)荻生徂徕的相关思考,还散见于《论语徵》诸篇的解释文字中。参见荻生徂徕:《論語徴》乙、丙、丁,《荻生徂徕全集》第三巻,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年,第124—126頁(八伝)、204頁(公冶長)、256—257頁(雍也)、291—301頁(述而)等。 (38)平石直昭:《日本政治思想史》,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1997年,第114頁。 (39)白川静:《皇室はかなる東洋の叡智:なぜ皇室は大切なのか、存続のみを論じるなかれ》,《文芸春秋》2005年第4期。 (40)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第164頁。 (41)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从史前到现代》,邓懿、周一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页。 (42)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上海:不二书局,1936年;岡崎文夫:《古代支那史要》,東京:弘文堂,1944年;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4巻《甲骨文と殷史》,東京:平凡社,2000年;等等。 (43)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537—547页。 (44)白川静:《文字講話》Ⅰ第五話《自然と神話》,東京:平凡社,2002年,第252頁。 (45)真弓常忠:《祭祀と歴史と文化》,京都:臨川書店,2002年,第189頁。 (46)三品彰英:《天ノ岩戸がくれの物語》,《三品彰英論文集》第二巻《建国神話の諸問题》,東京:平凡社,1971年。 (47)郭沫若:《殷契粹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355页。 (48)真弓常忠:《祭祀と歴史と文化》,第221頁。 (49)白川静:《皇室はかなる東洋の叡智:なぜ皇室は大切なのか、存続のみを論じるなかれ》,《文芸春秋》2005年第4期。 (50)拙文:《关于日本“古道”之夏商来源说》,《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 (51)白川静:《文字講話》Ⅱ第九話《原始法について》,東京:平凡社,2003年,第152—171頁。 (52)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1巻《漢字》Ⅰ,東京:平凡社,1999年,第305頁。 (53)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3巻《漢字》Ⅲ,東京:平凡社,2000年,第64頁。 (54)丸山真男:《歴史認識の「古層」》,《丸山真男集》第10巻,第41—42頁。 (55)拙著:《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8—175页。 (56)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第552页。 (57)丸山真男:《思考樣式と世界像「原型」》,《丸山真男諸羲録》,第7册第1章第2節,第88—89頁。 (58)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2巻《漢字》Ⅱ,東京:平凡社,2000年,第37—39、450頁;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5巻《金文と経典》,東京:平凡社,2000年,第388—394頁;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11巻《万葉集》,東京:平凡社,2000年,第70頁;白川静:《文字講話》Ⅰ《人体に関する文字》,東京:平凡社,2002年,第76—77頁;白川静:《文字講話》Ⅲ《人の一生》,東京:平凡社,2003年,第205頁;白川静:《文字講話》Ⅳ《声系について》,東京:平凡社,2005年,第206—209頁。 (59)鳥越憲三郎:《女王卑弥呼の国》,第165—195頁。 (60)柳田国男:《神道私見》,《柳田国男全集》第13册,東京:築摩書房,1990年,第603頁。 (61)章炳麟:《经学略说》,《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62)白川静:《白川静著作集》第4巻《甲骨文と殷史》,東京:平凡社,2000年,第331—332頁。 (63)白川静:《皇室はかなる東洋の叡智:なぜ皇室は大切なのか、存続のみを論じるなかれ》,《文芸春秋》2005年第4期。 (6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51—454页。 (65)白川静:《文字講話》Ⅲ第十五話《思想について》,東京:平凡社,2003年,第275頁。 (66)《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卷《甲骨文字研究及殷契余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67)林羅山:《神武天皇論》,京都史蹟会編:《林羅山文集》上巻,第282頁。 (68)《古事記》中巻,日本古典文学大系1《古事記·祝辞》,東京:岩波書店,1958年,第160—162頁。 (69)柳田国男:《神道私見》,《柳田国男全集》第13册,第609頁。 (70)津田左右吉:《支那思想と日本》之《まえがき》、《緒言》、《支那思想の概観》、《日本人の生活と支那思想》,東京:岩波書店(岩波新書),1938年。 (71)白川静:《皇室はかなる東洋の叡智:なぜ皇室は大切なのか、存続のみを論ヒるなかれ》,《文芸春秋》2005年第4期。 (72)拙文:《“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3)《易·观卦·彖传》谓:“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