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浪潮中,就地城镇化是一个热词。所谓就地城镇化,是让农民在本地从事非农行业劳动;将乡村改造为城镇,使之具备与城市相同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转变为市民,而不是大量涌入异地城市。英国是最早实现城镇化的国家,其城镇化属于原发型。1851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1891年超过72%,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除具有前述特征外,英国就地城镇化还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 原工业化时期: 离土不离乡 就地非农化 15—18世纪,即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化(乡村工业)时代,英国就地城镇化以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非农化为特点,部分村庄演变为手工业村镇。这一进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在每一步骤中,往往多种状态并存。 第一步,农民以农业为主业、以非农业为副业,即亦农亦工。在英国乡村毛纺业的初始期,即为这种样态。15世纪后期起,毛纺业遍及英国乡村,从业者主要为农民。原因在于,他们此前已有不同程度的家庭纺织劳动基础;当时,农奴制已被废除,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其劳动;随着人口增长,农民保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收入不足以养活全家,不得不从事工副业,以补充家用。 第二步,农民以工副业为主业、以农业为副业,即亦工亦农。随着人口增长,家庭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纺织等工副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农业收入的比重则越来越小。 第三步,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而完全从事乡村工业,即农民非农化。16世纪和17世纪,这种现象在西南各郡和东盎格利亚这两大毛纺区非常突出。西南农村出现许多专业毛纺业者,他们由兼营毛纺业的农民演变而来。东盎格利亚乡村的大多数新呢绒生产者,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当本地毛纺业出现颓势时,很多人并未返回农业领域,而是转移到约克郡西莱丁毛纺区。 第四步,乡村工业趋向工场化,吸附大量乡村手工业人员,人口开始集中,在诸多乡村工业区出现了手工业村庄和城镇,有的毛纺工场雇工达到上千人甚至数千人。不过,这些乡村工业的本质是手工生产,生产手段没有发生变革。当毛纺业丧失竞争优势时,这些手工业村镇也很快衰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