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名人 >

周恩来的对联(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黄 侃 参加讨论

    1940年深秋,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得悉抗日名将宋哲元在四川绵阳病亡,有感于宋“七七事变”中率部奋起抗战,后虽息影南岳,仍念念不忘抗战救国,但当时强敌未灭,痛失良将,令人哀悼,周之挽联是:“失地未收回,虎威照乘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1941年春,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60寿辰,但他仍被监禁于贵州息峰集中营。为此,重庆大学的学生自觉组织起举行遥祝马老60寿辰大会,抗议国民党关押民主人士,周恩来大力支持这一行动。寿堂设在重庆大学礼堂,寿堂正中横匾书着“明师永寿”的金色大字,四周则挂满了寿联、寿幛,其中引人注目者是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书赠的一副,联曰:“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坐帐无鹤”指寿堂里缺了寿星;“支床有龟”说狱中虽有琴书,却苦到床都缺腿,只好用龟来支撑。“有龟”乃“有归”之谐;鹤、龟乃长寿之意。对马寅初在狱中虽生活艰苦,但仍坚持斗争表示敬佩。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爱国民主人士的深切关怀。
    53岁的著名新闻工作者、报刊评论家张季鸾,1941年因患肺结核病逝于重庆南岩汪山,重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人士举行追悼会。周恩来、邓颖超联名送有挽联:“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月杖鞋失次,消磨了国士精神。”
    周恩来长期主持中共的统战工作,一些国民党进步人士亡故后,他也为之题写挽联。曾任国民党要员的张冲(张淮南)先生与周恩来相处5年,一起为国共合作抗战而努力,做了许多好事。1941年8月11日,张冲在重庆病逝,周恩来撰写的挽联是:“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1942年,抗日名将、时任中国远征军师长的戴安澜率部与日寇在缅甸血战,不幸牺牲。在广西举行的追悼会上,周恩来送去“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联,对戴将军为抗击日军而壮烈献身的爱国壮举作了高度评价。
    1944年2月25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以86岁的高龄逝世,噩耗辗转传到延安。4月16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会,周恩来敬送挽联一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1944年7月24日,著名新闻学家、报刊政论家邹韬奋因病不治而辞世,年龄还未及50岁。邹韬奋逝世后,中共中央追认他为共产党员,周恩来的挽联为:“忧时从不后人,办文化机关,组救亡团体,力争民主,痛掊独裁,哪怕冤狱摧残,宵小枉徒劳,更显先生正气;历史终须前进,开国事会议,建联合政府,准备反攻,驱逐日寇,正待吾辈努力,哲人今逝世,倍令后死伤神。”全联82字,是至今所见到的周恩来撰写的一副长联,上联评价死者经历、事业及其精神,下联陈说抗战政治形势及其发展方向,全联以写实叙事风格见长,又寓于其中,人物与事件融于一体,表达了挽联作者的悲痛哀伤。
    1951年5月,辛亥老人何香凝为庆祝抗美援朝的胜利,画了幅花鸟画,邀请周恩来为画题词,周恩来欣然命笔书联一副:“鹊报援朝胜利;花贻抗美英雄。”嵌入“抗美援朝”四字,表达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胜信心和对志愿军战士的赞扬激励之情。
    1960年春周恩来视察海南岛,先为西联农场题联:“西联宝岛;南国珍珠”。后给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书联:“儋洲立业;宝岛生根。”
    1960年5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主席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主席对身边的总理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总理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一景,与橘子洲相对。既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一个口号,恰好正是一副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短短10个字,概括了经济建设方针,言简意明,朴实无华,透彻清楚。
    周恩来所撰对联,现在所收集到的并不算多,但在这些对联中,也可见周恩来精通词章和擅长对联艺术的深厚功底,于人于事于情于景中之文字驾驭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