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沃土上辛勤耕耘 沙健孙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倾注了60多年心血,却总是强调“我只做了几件事”,谦虚、低调、从容的态度,既是他学术胸怀的体现,更反映出他治史处世的人生哲学。 1986年底,沙健孙调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除了日常工作,他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与两位研究人员一起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全部书稿作统一的修改;再就是为了迎接建党70周年,组织并参与《中国共产党的70年》初稿的写作,以及该书修改定稿的部分工作。从党史研究室的行政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沙健孙在北大带博士生,教授毛泽东思想课程。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学术研究更加集中,取得的成果也更加厚重。 ——主持编写一套《中国共产党通史》(后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这套书为5卷本,共300万字。参与编写工作的,有来自全国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作者,他本人执笔的部分达80万字。他希望能通过这部书稿反映多年来党史界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各章作者对中共党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为读者提供一套比较翔实的中共党史参考书。 ——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工作,作为两个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主持全国高校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的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2005年开始编写,到2007年编成,每年发行300万册。“让青年一代知道我们中国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这个太重要了。”沙健孙认为,要真正让年轻人具备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应当让他们了解历史。 ——编写《毛泽东思想通论》。这本书在掌握和分析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系统论证。不少学者将这本书称为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性参考读物和工具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