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冕堂耕耘明清史几十年,先后完成了多部专著,每一部都代表了当时学术界在某一领域的优秀成果。 5月31日恰逢黄冕堂先生91岁生日,老寿星在女儿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幸遇杨向奎 爱书成痴 1924年,黄冕堂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佃农家庭。1948年,“高考”后的黄冕堂被三所名校录取,因向往解放区,他选择了山东大学。“当时负责录取工作的山大中文系主任杨向奎,即我后来的恩师,认可我的古汉语成绩,认为我是可造之材,这也成为我选择山大的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的山东大学历史系学术气氛浓厚,聚集了杨向奎、童书业、赵俪生等著名历史学学者,有着“八马同槽”的美誉。“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终生受用的治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退休后的黄冕堂还常常感念授业恩师们对他的教导,发表了十多篇记叙先师的文章。 在熟悉的人眼里,黄冕堂是名副其实的“书痴”。老伴刘宜春回忆说,新婚第二天晚饭后,丈夫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半夜黄冕堂回来后,才知道他是依习惯看书去了。青年时的黄冕堂有两个愿望,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拥有自己的书库。第一个愿望,他不懈努力了36年;第二个愿望,黄冕堂夫妻俩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共建了一个拥有5万多册图书的家庭书库。刘宜春感慨,他们虽没多少物质享受,却有着最大的精神财富。 退休后的黄冕堂坚持每天阅读、记笔记。在他近日阅读的《山东大学校史》一书中,记者看到书眉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书中随处可见他画注的笔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