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和强调调研的质量,所以,对于这一项目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当然,无论如何,历史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很多档案资料已经散失。现在再对发生在六七十年前的灾难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即使做了最大的努力,我们仍然充分预计在调研成果及有关材料中,还是会有不足和差错之处,出版之后,肯定会有不同意见。所以,我们真诚地欢迎所有看到这些调研成果的人们,对其中的内容、材料、数据等进行审查、讨论。如此,必将有更多的人们关心和参与对当年那场灾难的调查,必将会提供和发现更多的档案、更多的资料、更多的见证,必将对我们调研成果中的很多内容进行不断的推敲琢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系统地展示当年中国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资料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我们也欢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些调研成果进行阅读、审查、讨论、质疑。如此,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们关注中国当年所遭受的灾难,也将会有更多的存留于国外境外的档案资料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将会使对当年这段历史和灾难的记录、研究更加准确和科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是一项学术性的工作。开展这项课题调研,是为了更加准确和详尽地记录这场战争和灾难的历史,更加充分和有力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的言行,更加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毋忘国耻、振兴中华,更加积极地促进两岸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同时,也是为了给全世界所有关注当年这场战争和灾难的国家、政府和人们一个更加负责任的交代,为子孙后代继续研究当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留下一笔丰富翔实的历史遗产。因此,虽然是学术性调研,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国际意义、政治意义。作为历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实事求是地把中华民族在那场战争中蒙受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尽可能完整地记载下来。推动和开展这项课题调研,是良心所在,是责任所在!每每读到那些令人震颤的历史事实,每每想到那数千万死难者的冤魂亡灵,每每掂量我们今人特别是历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将近10年来,所有调研人员本着对历史和民族负责的精神,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千方百计寻找各种线索,逐字逐页翻阅档案资料。为了做好对当事人、知情人的调查取证工作,顶酷暑,冒严寒,深入村镇,一家一户进行走访。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调研工作,以后再也不可能如此全面深入大规模地进行了。所以,对于能够基本完成这一课题的调研,我们极为欣慰,对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我们极为珍惜。将近10年来,调研工作遇到过重重困难,调研人员付出了巨大心血,但只要能够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我们所有的努力、辛劳甚至痛苦都是值得的! 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A系列第一批成果就要正式出版了,随后我们还将根据工作进程陆续出版第二批、第三批……B系列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也将同时推进。而且,这项课题调研工作远没有结束。截至目前课题调研取得的成果,都还是阶段性的、部分的、不完全的成果。很多专题性调研还要继续进行,对大量档案资料还要进行分析研究。所有这些,都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懈地努力。我们将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将这项课题调研工作做好。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更是未来的起点。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昔日的往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和教诲,增长很多的聪明和智慧。所以,研究历史,形式上是向后看,但根本目的是向前看。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我们调查历史的真相,记录历史的灾难,不是为了延续旧时的仇恨,不是为了扩大中日之间的裂痕,不是为了煽动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面向未来,书写更加友好合作的美好篇章。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之后,我们更加坚定地热爱和平,更加执着地追求正义,更加珍惜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也更加关注世界的文明发展和进步。我们真诚地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携手努力,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友好相处,共同推进世界的发展,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我们真诚地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够更多地加强交流、理解和合作,共同开辟中日关系的新局面,使中日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使中日两国人民真正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以坚韧不拔的努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推动建设一个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