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历史社会学的发展潜力源自跨学科特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记者 胡绽英 参加讨论

    
    综合性分析视角受青睐
    历史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多为宏观性内容。吴忠民介绍说,即使是对一些相对微观的选题,历史社会学也将之作了宏观研究的处理,将之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充分考虑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它的制约与影响,从而对这些微观性的选题进行宏观的研究,使之“宏观化”了。
    “历史社会学研究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郭台辉介绍,一种是着重于为什么,将当下一些重大事情回溯到历史的因果关系中去解释;另一种是侧重于怎么样,即研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怎么起源、怎么消失。因而,形成了历史社会学内部的两个不同派别。
    提及当前历史社会学发展的一些新态势,郭台辉表示,一是在更大的区域、文化层面进行跨越国家、民族的比较研究。如,蒂利就主张将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从国家之间扩展到其他的宏观的历史研究,采用区域、市场、生产方式、多种资本主义间的关联,以及其他大型结构,作为其研究单位;二是扩展到世界体系的研究,如在欧洲资本主义主导之下,世界经济体的历史实况。
    多位学者表示,拓展跨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研究是必然趋势。吴忠民认为,历史社会学还可从思想史、考古学、经济史等与之有关的学科中汲取资源。有学者预言,未来的历史社会学还将会有更大范围的理论综合。郭台辉对记者说,在涉及自然灾害、生态危机研究时,将问题置于历史的长波段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则需要多学科专家学者的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