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宋人考据笔记承旧绪启新端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廖菊楝 参加讨论

    笔记文献往往具有内容驳杂、不便利用的特点,故而一向被视作“小道”,其价值易被忽视。其实,笔记文献如能利用得宜,则可作为经史考证的重要资料。考据笔记即是其中一种类型,它以考据治学方法为主,记载经史辨订、文字训诂等内容。考据笔记兴于两汉,发展至宋代,无论著作数量还是考辨的学术成果,皆可谓兴盛时期。宋代考据笔记吸收前代成果,体例渐趋成熟,记录范围增广,具有承前朝余绪、启后世之新的重要地位。
    源远流长 追寻传承
    关于考据笔记的起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考证经义之书,始于《白虎通义》,蔡邕《独断》之类沿其支流,至唐而《资暇集》《刊误》之类为数渐繁,至宋而《容斋随笔》之类动成巨帙。”寥寥数语勾勒出考据笔记发展的大致脉络,指出《白虎通义》为考据笔记之始,将其起源溯至东汉时期。
    早期的考据笔记,如蔡邕《独断》、崔豹《古今注》等,注重名物释义,以正定经义、通经释义为目的。这是早期考据笔记的发展方向。例如,蔡邕《独断》上卷解释“天子正号”等礼制名号,下卷记录汉代帝王世系及“黄屋”、“豹尾”等典章制度。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典制专名的具体含义,《四库全书总目》即认为《独断》“究考证家之渊薮也”,肯定此书在考证名物方面的开创之功。此后,考据笔记开始摆脱考证名物的窠臼。隋唐五代的考据笔记,例如封演《封氏闻见记》、李涪《刊误》等,增入考释史事、记载名胜古迹、记录时人嘉言等事项。两宋时期,考据笔记更注重经史考证,所记内容范围扩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并称宋人考据笔记的三部巨著,其内容包涵广泛,记录繁杂,但又各具特色。
    《梦溪笔谈》既考证史事、考订名物,又记有传闻逸事、闾巷之言,其中关于书肆刻工毕昇改进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史料。《容斋随笔》中多有考订史事、品评历史人物、考证典章等内容,又有对史书编纂理论的探讨,后世历史考证学、史书编纂学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和启发。宋人何异称赞该书“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实为儒生进学之地”,可见世人对该书的推崇。王应麟生当南宋之末,宋亡之后,唯困居家中,日以讲学为要,因著《困学纪闻》20卷,其中以“考经”八卷、“考史”六卷最为人称道。其书对经义的考述,兼有考据和义理,具有兼容并蓄的学术特点。而其考史方面,继承了南宋前期考据笔记的成果,考订史实、史籍,品评人物,都颇有卓识,为后人所信服。
    正是由于前代考据笔记发展的积淀,两宋时期,考据笔记成为文献典籍中具有生命力的著作形式,后世得以蓬勃发展。
    融入宋学 相互印证
    宋人考据笔记的内容和体例之所以得到发展,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宋人考据笔记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印证宋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就内容而论,宋人考据笔记与北宋庆历之际兴起的疑古惑经思潮有密切关系。此思潮兴起后,学人敢于怀疑经史,进而予以考辨。受此影响,北宋前期的考据笔记多记历史掌故及志怪之事。北宋后期,其内容偏向疑经考史,考据内容涉及训诂、音韵等小学,以及诗文订误、本事考证等。此期的考据笔记,有的侧重文字音韵训诂,如王观国《学林》;有的侧重于诗词考订,如朱翌《猗觉寮杂记》、王楙《野客丛书》;有的以经论为主,如程大昌《考古编》;有的以考订制度为主,如赵昇《朝野类要》等。这些著作大多精于考订,体现了宋代考据学的发展成果。
    由于受到疑古惑经思潮的影响,宋代史学亦有考史之风,出现了吴缜《新唐书纠谬》、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等考史专书。司马光把编修《资治通鉴》时所采用的出处不同或说法各异的史料辑在一处,以做参考,编成考异式自注之书。受此启发,宋人笔记出现了考史专书著作,例如李心传《旧闻证误》主要考证本朝野史、笔记等所记史事之误,其体例模仿《资治通鉴考异》,先引原书错误之处,之后为辩驳之语。《旧闻证误》体现了宋人考据笔记考史的成就,对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等后世考证史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体例演变来看,宋人考据笔记颇受宋代传注学的影响。传注学起初依附于经学而产生。东汉郑玄遍注群经,使传注之学兴起。延及南北朝,注释体例从注重字词训诂或阐发义理,发展到所谓广异备阙体。此体以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北朝郦道元《水经注》等为典型,以广搜资料、增补文献为主,便于读者相互对照。至此,由于注释内容增加,原书篇幅无法承载,于是出现单行的注本。部分宋人考据笔记显然受到这种单行注书体例的影响,即采取摘字为目,分条论述形式,内容范畴则为训释典籍、考订音韵、辑佚旧文,同时有对经书内容的心得阐释。例如,王应麟《困学纪闻》注《易经》“高宗伐鬼方”一条,在句后列出《竹书纪年》《史记·楚世家》等多条资料,以此来讨论“鬼方”是否史书所载“鬼戎”。这正是广异备阙类注书体例的运用。
    总之,宋人考据笔记出现注重研经考史的趋势,受史学考异类著作的启发,考异类笔记得以兴起,部分考据笔记在体例上吸取广异备阙类注书体例。这些与前代不同的特点是考据笔记自身发展所致,也受到宋代经史之学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