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建筑在当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工业建筑和大跨结构中的突出优势,使其备受各国青睐,其成功案例有中国的鸟巢、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帝国大厦等。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时,却发现金属建筑非常稀少,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以土、木为主要营造材料,以至于我们今天仍使用土木工程来代指包括建筑在内的各种工程设施,由此可窥见中国人对建筑体系的理解。 勾勒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发展史 土木毕竟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全部,在除土木以外的建筑材料中,由于研究基础的积累和对古代思想观念的重视等原因,砖、石等建筑被予以更多重视,而金属建筑这一门类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中长期处于边缘境地。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梳理了从商周至明清时期的金属建筑从蕴积到出现,从活跃并趋于成熟再到谢幕的发展历程,可以视作对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发展历史的通史性叙述。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经,依照时代勾勒了中国古代金属建筑发展的纵向过程;下篇为纬,横向拉开,对不同专题予以聚焦。这样安排一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整体发展有了切实把握,再则使和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特别是与其规划设计铸造施工有关的若干重要问题,得到比较深入的探讨。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测绘的一手资料,对若干金属建筑单体的平面、构架,从建筑结构和工程角度进行了分析。涉及问题诸如对现存铜殿多为举架法的分析;对使用抹角梁承重檐做法的分析,认为这一做法对抹角梁强度要求较高,颐和园宝云阁即通过层叠抹角枋、小抹角梁、大抹角梁,来增大梁的实际断面;对铜殿歇山做法的分析,注意其结构逻辑和构架方式选择,得出昆明太和宫铜殿(吴三桂铜殿)的歇山做法,表现出铜建筑对木构做法进行模仿时的适应性创造。 理解中国古人的营造匠心 中国古代对建筑材料技术的掌握和探索,是建筑史研究的传统议题,近年有关该议题的研究重新被重视,该书也继承了这一研究理路。比如,在调查分析中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对金属建筑进行合金成分检测。通过对昆明太和宫金殿下檐构件的检测,作者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了解到金殿主要选材为青铜、黄铜和红铜。再通过空间分析手段,将这些数据还原到建筑结构中,揭示出太和宫金殿在设计施工中,主要结构构件使用青铜铸造,次要结构构件和具有装饰性的构件使用黄铜铸造,而纯维护构件则使用红铜铸造。这些分析和解读,有利于读者了解古人对铜殿的选材和营造的匠心。 我们常在建筑史、艺术史、考古学等领域听到研究要见物见人的呼声,但在建筑史领域如何透过建筑遗存,并且使用建筑史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观察和研究古代社会,值得研究者深思。该书作者尝试“借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深掘金属建筑可能蕴含的历史意义。例如基于区域社会史视角对铜殿、铁塔等建筑的组织者、捐资者、施工者等与建筑本体有密切联系的“利益相关者”,和建筑遗存背后的社会历史联系起来,产生了不少值得注意的发现,如组织者对建筑本体设计的影响,捐资者的社会地域分布与社会阶层等,由此推断出部分建筑运送的可能路线等。 技术研究要符合历史 当然,该书在涉及一些具体问题时,或许还有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在讨论天枢时,试图将其纳入佛教艺术传统,并将其作为铁塔、铜塔的先声,从书中的讨论来看尚缺乏切实证据。后文将五台山“则天铁塔”、阆中铁塔等与“南天铁塔”相联系,将五台山金阁寺与藏区金顶建筑相联系,对明代人铸泰安天书观铁塔时关于铁塔建筑观念的转变等讨论,均与此类似。再如,书中对一些技术史研究揭示现象的再推论,往往在求诸建筑理论的道路上走得甚远。对昆明太和宫铜殿材料设计的思想与观念乃至哲学层面的分析即是一例。这些是否符合历史实际,甚至在什么情况下是必要的,有待进一步推敲。 最后,通览全书,必须正视的是,金属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和研究领域,其自身发展存在怎样的脉络?细捋全书上篇不难发现,其研究主体始终是铁塔和铜殿,但二者几乎可以被视作并未交叉的平行线,两个独立发展的系统,其发端、发展、高潮的历程均不同步;而铜塔因其数量较少,更难以系统考虑其和铁塔、铜殿的相互关系。即便从构造上说,似乎也颇有“铜殿走向了独立,铁塔成为了外衣”的趋势。是什么引起这样的不同?如果我们将其同视作金属建筑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不同就成为必须注意的问题。由此引发涉及全书研究的核心概念——“材料观念”中的材料。是否可以用“金属”来加以笼统概括,抑或需要细致地剥开概念的外衣来审视内核?显然,不同金属材料带来的工程技术、思想观念和建筑发展轨迹不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