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曾江:老官山人体经穴漆木俑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曾江 参加讨论

    在成都博物馆新馆展出的丰富文物中,有一大一小两件汉代文物特别引人关注,一个是巨大的汉代石犀,一个是精巧的人体经穴漆木俑。石犀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达8.5吨,堪称庞然大物。漆木俑高仅14厘米,俑上经络穴位刻画细致、内涵丰富。这两件汉代文物虽然体型相差悬殊,但同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观众津津乐道。
    据成都博物馆官方资料介绍,人体经穴漆木俑2013年出土于成都北郊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漆木俑裸身直立,光头,五官刻画清晰,双臂垂直放于两侧,双手掌心向前,五指并齐,双脚分开站立。器物通体髹黑漆,最重要的是俑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还刻有圆点标示穴位。
    此前,绵阳双包山汉墓曾出土过人体经脉漆木俑,此二者都是西汉时期制作,老官山漆木俑略晚于双包山漆木俑。经学者比较研究,二者主要经脉相似,但经脉数量、经脉走行和腧穴等有差异。双包山人体经脉漆木俑高28.1厘米,左手和双脚残缺,俑身经络都是纵向分布,经络线的转折、交汇较少,俑身未见腧穴点。而老官山漆木俑保存完好,俑身经络纵横分布,经络循行路径和交汇信息都更为丰富复杂,而且俑身有117个清晰可见的腧穴点,并有“心”、“肺”、“肾”、“盆”等文字表示,堪称至宝。
    老官山汉墓的发掘入选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材料丰富,在医学相关领域,除人体经穴漆木俑外,还出土大批医简,这是继马王堆之后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简医学文物,引起了学界浓厚兴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研究认为,这些医简为仓公所传的扁鹊医书。扁鹊经脉医学经由仓公传至墓主人,而由齐入蜀,是汉代医学传承的一大关键环节,为探索西汉时期成都与齐鲁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和视角。
    目前,学界围绕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人体经穴漆木俑和这批医简展开的研究仍在继续。
    曾江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