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渚遗址考古的历程、思路与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良渚古城考古 王宁远 参加讨论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300年的中国早期文明,良渚古城是其都城。良渚古城确认后,通过使用GIS软件制作DEM,于2010年确认古城的“外郭”。通过多年连续工作,近年又确认了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庞大的水利系统,已发现11条水坝。它们可以分为塘山长堤、高水坝和低水坝3部分。建筑土方量260万m3,控制面积超过100k㎡(按:根据2016年10月最新估算,土方量修改为288万m3,实际控制面积超过100k㎡)。从而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王城、外郭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早1000年,开创了史前水利史研究的新领域。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与埃及和两河流域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目的治水系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湿地稻作农业和旱地麦作农业不同的水管理策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东方各早期文明的出现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甚至提出了“治水文明”和“治水国家”的概念。而良渚古城正是中国境内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水利系统与它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所以,这一发现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1 概况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地区位于浙西丘陵山地与浙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西依天目山,其南北均为天目山余脉挟持,向东呈开放状,总体形成一个东西长约42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约800多k㎡三面环山的C形盆地。
    图1 良渚古城的位置
    良渚古城遗址处于C形盆地的北部,西北距杭州市区约20km。向东则是敞开的平原,总体有一种以山为郭之感(图1)。这里处于山地与平原交界的江南水乡位置,水网密集,为良渚古城通往太湖、达于天下,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水路交通。
    自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和确认之后,经过不间断的考古发掘、调查和勘探,我们对良渚古城的结构布局和格局演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良渚古城的主体城市结构可分三重,最中心为莫角山宫殿区,其西侧的南北向长垄上,则分布着反山、姜家山和桑树头等王陵和贵族墓地。其外分别为城墙和外郭所环绕,堆筑高度也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形成类似后世都城的宫城、皇城、外郭的三重结构体系,这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图2)。
    图2 良渚古城的结构
    同时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与天文观象测年有关的瑶山、汇观山祭坛以及广阔的郊区,整个城市系统占地面积达到100 k㎡。
    1.1 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东西长约1770m,南北长约1910m,总面积约300万㎡。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再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而成,宽20~150m,城墙保存较好的地段其高度约4m。目前四面城墙共发现了8个水城门,南城墙还发现1处陆城门。
    除了沿着城墙的城河之外,在城内共发现古河道51条。整个良渚古城犹如一座水城,水路交通为当时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古城的正中心,是一处人工营建的长方形土台,呈长方形覆斗状,台底东西长约630m、南北宽约450m,面积近30万㎡,占据了古城1/10的面积。勘探显示,莫角山东部的人工堆筑层厚度约10~12m,西部的人工堆筑层厚度约为2~6m(图3)。在莫角山大土台上还分布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等3个小型土台,为主要的宫殿基址。
    图3 莫角山遗址地层堆积示意图(白点表示机钻孔位置)
    王陵和贵族墓葬区布置在莫角山宫殿区西侧一条南北向的高垄之上,自北向南依次为反山、姜家山和桑树头。其中,反山位于莫角山遗址西北角,东西长约90m、南北宽约30m、高约6m,1986年发掘西部三分之一,出土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1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图4)。
    图4 反山琮王
    在良渚古城的外围,分布着扁担山—和尚地、里山—郑村—高村、卞家山及东杨家村、西杨家村等长条形高地,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宽30~60m,人工堆筑高1~3m,这些长条形遗址断续相接,构成多个围绕古城城墙分布的框形结构,基本形成外郭城的形态,其合围面积达8k㎡,是良渚古城的整体组成部分。
    良渚古城的外围还分布着瑶山、汇观山等祭坛遗址和权贵墓地。瑶山是一座海拔约35m的自然山丘,位于良渚古城东北约5km。1987年在瑶山的顶上第一次发现了良渚文化的祭坛,由内而外形成红土台、灰土框和砾石台面三重结构,可能与观象台测年有关。祭坛上共清理出打破祭坛的13座良渚大墓,分两排埋在祭坛的南侧。
    1.2 水利系统
    新近确认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庞大的水利系统。其位于瓶窑镇境内、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是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图5)。
    图5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DEM
    这些堤坝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可分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和平原低坝3类。
    (1)山前长堤:原称塘山或土垣遗址,位于良渚古城北侧2km,北靠天目山脉,距离山脚约100~200m,全长约5km,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
    从西到东可将其分成3段:塘山西段为矩尺形单层坝结构;塘山中段为南北双层坝体结构,北坝和南坝间距约20~30m,并保持同步转折,形成渠道结构,双坝的东端连接大遮山向南延伸的一条分水岭;分水岭以东为塘山东段,为单坝结构,基本呈直线状分布,连接到罗村、葛家村、姚家墩一组密集分布的土墩(图6)。
    图6 塘山与良渚古城关系(美国corona卫片,1969)
    (2)谷口高坝:位于西北侧较高的丘陵的谷口位置,包括6条坝体。可分为东、西两组,各自封堵一个山谷,形成水库。高坝体高程约为海拔30~35m。坝体长度在50~200m间,厚度近100m。
    (3)平原低坝:建于高坝南侧约5.5km的平原内,共4条坝将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而成,坝顶高程大约在10m。坝长35~360m不等。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库区略呈三角形,面积约8.5k㎡。库区东端与塘山长堤相接,共同组成统一的水利体系。
    2015年分别对低坝的狮子山和鲤鱼山、高坝的老虎岭进行了小规模发掘。获得了坝体营建方式的认识。如鲤鱼山的堆筑方式为:先在筑坝处地面下挖一个纵向凹槽,宽度约25m,深度达3m。槽内堆填青淤泥和草裹淤泥为基础,之上覆盖一层黄色散土,在北侧迎水面的位置,用草裹黄土和散黄土间杂堆筑形成斜坡,其后部则又用黄色散土覆盖坝体的表面。
    鲤鱼山坝原地面为青色粉砂土,防渗性差,易于流失,直接筑坝容易崩塌。挖槽填入淤泥,可能是出于防渗的目的。坝内填土中发现数片崧泽文化时期陶片和1片良渚文化中期鼎或甗的腹片。
    在老虎岭坝体获得了重要的地层叠压关系。显示坝体被良渚晚期的沟3(G3)打破,确认了该坝的下限时间。
    沟内出土了T形鼎足、侧扁形鼎足、盉足等典型良渚文化时期陶片,而其自身又被马桥时期的沟G2打破。
    C14测年也可证实坝体的年代。11条坝体中,除塘山长堤、蜜蜂弄、官山和梧桐弄未提取到测年标本,其余7条坝体的样本经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C14测定(除石坞样本因碳含量不足无法检测外),得出12个测年数据,涉及岗公岭、鲤鱼山、狮子山、老虎岭、周家畈、秋坞6个地点。结果显示,上述各地点系列样品的树轮校正值全都落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为了验证测年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又委托日本的加速器分析研究所对岗公岭的2个样本做了C14测定,结果显示和北大的检测数据仅差10余年。因此,我们认为上述测年数据应该反映了水坝的真实年代。
    初步推测该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等诸方面综合功能,与良渚遗址群及良渚古城的生产与生活,关系密切(图7)。
    图7 高坝低坝形成的库区推测
    良渚人在流域的上游、中下游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工程浩大,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即达260万m3。在距今5000年之前,其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建设,涉及复杂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和社会动员能力,也为认识良渚古国的管理机构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新辟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1.3 基本认识
    良渚古城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时代最大的城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史前时期的城址,也是良渚文化第一次发现城址。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良渚古城及良渚文明所处的环太湖流域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所处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均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良渚文明存在的时期,也是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文明开始出现的年代,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距今5300~4300年,可以称为良渚时代,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诞生及发展的重要时期。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得到国内考古学界的一致认可。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经多次考察后称:“良渚古城遗址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意义与价值堪比殷墟,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堪称‘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成为中国后来都城结构的滥觞。整个都城系统历经5000年尚能保存如此完整,世所罕见,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良渚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中国水利史通常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传说,现存的水利工程遗迹如都江堰、灵渠、白渠等均早不过战国时期。良渚水利系统的确认,是中国古代水利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与埃及和两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渠道、水窖等以引水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湿地农业文明和旱作农业文明在水管理系统上不同的特征。
    良渚水利系统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四大古代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良渚古城是中国境内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而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古城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亦占有重要一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