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后欧洲发展变化巨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人文、语言和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高级讲师史蒂芬·莫斯曼(Stephen Mossma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世纪文明不是完全的停滞,而是在缓慢地前行,只有深入了解它步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才能让后人对中世纪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其中的因素有三点:首先,罗马帝国的灭亡。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古典文明遭到破坏和践踏,集权代替了民主、贸易萎缩、生产力下降,城市规模和人口急速萎缩,物质生活困乏。其次,基督教教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扼杀了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教会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不但对古代文化进行排斥和摧残,还在现实的统治中采取愚民政策,把很多学科如教育、政治和法律都变成神学的一个分支,一切按照神学教义来处理。当时,唯一的知识阶层是基督教僧侣,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为封建神学政治服务,与大众阶层严重分化,更无暇顾及科学研究。当时的西欧社会处于“文盲”状态。最后,西欧社会长时期的政治分裂,阻碍了文明的进步。 正是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与后来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才使得人们渐渐产生了反抗以及追求新生活的愿望。美国欧洲中世纪历史研究者梅丽莎·斯内尔(Melissa Snell)说,其实从11世纪以后,社会生产与生活就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慢慢意识到只有生产才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随后欧洲大地上出现了手工工场,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良,并出现了很多新的生产部门以及简单的机械工具。把整个中世纪都称为黑暗时期并不准确和客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