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是环太湖地区目前已知的最早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1975 年,吴汝祚先生最先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1977 年夏鼐先生建议使用马家浜文化的名字,之后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马家浜文化是根据1959 年发掘的马家浜遗址命名的,但是之前已经有较多此时期遗物的出土,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考古界未能及时认识并提出合理的文化命名。 马家浜文化遗存的发现始于1953 年杭州老和山遗址的发掘。该遗址出有大量“兽目纹”圆锥形鼎足、素面红陶豆柄、饰红陶衣的陶盆、牛鼻形器耳等器物。发掘过程中也按土质土色对地层进行了划分,如第一区北部探坑的第四层黑灰土“有较多的粗红陶片、鼎足和少量的石斧、石锛出土”,此层很可能是单纯的马家浜文化地层。蒋赞初先生在1958 年发表的报告结语中认识到此类遗物要比良渚出土的遗物原始,与青莲岗、北阴阳营下层、花厅遗址近似。但是,限于当时的发掘与认识水平,报告将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遗物混在了一起进行介绍,发掘可能又不近合理,以致给裴文中先生的印象是“ (老和山的发掘) 不是考古发掘,是捡东西”。另外,同年第二次发掘的报告再也没有发表,致使我们无法了解老和山遗址更多的情况。 1955 年,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无锡锡山公园遗址,出土的夹砂红陶牛鼻形器耳、圆锥柱形鼎足、带红陶衣的陶片等属于马家浜文化,限于当时的认识,发掘者仅认为它们时代比较早。 1957 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湖州邱城遗址,首次在层位上将马家浜文化遗存与良渚文化的遗存分开,并发现了此时期的建筑遗迹和墓葬。但是详细的考古报告却因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及时发表,使学术界错过了较早清楚认识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特征及先后关系的机会。 1959 年3 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了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有房址、红烧土堆积、墓葬、灰坑等遗迹,并发现了较多骨、角、石、陶器。发掘者认为该遗址“与邱城、桐乡罗家角和海宁彭城遗址等,均属于同一文化系统,仅有早晚不同的关系”。 1959 年4 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了海盐彭城遗址,发现了与马家浜遗址相似的遗存。 1959 年冬,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吴江梅堰遗址,也发现了良渚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相叠压的地层。在马家浜文化地层中发现有建筑遗迹和较多骨、石、陶器。发掘者认为该遗址“石器中的扁平有孔石斧、石锄、石镞等,均与淮安青莲岗、南京北阴阳营下层出土的相似,应属青莲岗文化” 。 除上述所述遗址之外,50 年代调查发现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还有无锡仙蠡墩、苏州越城、吴县夷陵山与草鞋山、桐乡罗家谷(后改名为罗家角)、吴江梅堰等遗址。调查与发掘简报中或未对其进行定性,或已认识到此类遗存时代较良渚文化要早。60 年代初发表的马家浜遗址简报作者认识到马家浜与邱城、罗家角、彭城遗址等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表明作者对此类遗存的特征已有一定的认识,梅堰遗址的简报则将此类遗存归入到了50 年代末命名的“青莲岗文化” 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基建工程导致了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与此同时考古人员也积极主动进行调查发掘。由于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加上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当时并未理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属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没有被及早认识并提出合理的文化命名。但是,考古先辈们的筚路蓝缕之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纪念。 2004 年出版的《马家浜文化》一书中,马家浜文化纪事将1936 年苏州越城遗址的调查作为纪事的初始,1956 年罗家角遗址的调查作为建国后马家浜文化遗存发现的开端,但是越城遗址当年是否发现马家浜文化遗物已很难说,笔者在2013 年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时发现1953 年老和山遗址的发掘是马家浜文化遗址的首次发掘,所以写下此短文。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