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肃地区发掘了多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分别位于甘肃东部、中部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师赵村、林家、鸳鸯池三处典型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生产工具、动植物遗存,反映出彼此间在生业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早期师赵村遗址以农业种植为主,养猪业很繁盛,狩猎采集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畜牧业成分不明显;稍晚的林家遗址仍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家畜饲养--养猪业依然繁荣,畜牧业发展较快,羊这时被大量畜养,狩猎采集经济退居次要地位;晚期的鸳鸯池墓地则呈现出半农半牧的生业特点。马家窑文化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较甘肃东部、中部地区退化严重,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或与距今4500年-4000年前后气候环境变化相关。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生产工具;农业;生业模式 作者简介:李萌,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马家窑文化因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文化分布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抵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目前一般认为,它是仰韶文化的一个地方分支,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5300年-4050年[1] 。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一般认为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300年-4600年)、半山类型(距今约4600年-4300年)、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年-4000年),构成了马家窑文化前后相续的三个发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发现马家窑文化共有400多处,发掘清理了该文化不同类型的房址有50余座,窖穴和制陶窑址100余座,墓葬1600多座,出土各类文化遗物约60000件,从而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2]。 目前,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较多,主要有天水师赵村、西山坪、东乡林家、永昌鸳鸯池、青海民和阳洼坡、乐都柳湾、民和核桃庄等。本文拟选择甘肃地区三处典型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师赵村遗址、林家遗址、鸳鸯池墓地,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相关遗存,就马家窑文化的生业模式及其地域差异问题试作分析。 一、马家窑文化典型遗址概况 师赵村遗址[3]位于甘肃天水市太京乡,分布于耤河北岸台地上,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发掘时间自1981年-1989年。共开探方214个,探沟一条,揭露面积5370平方米。发掘史前时期房址36座,窖穴50座,窑址6座,墓葬17座。出土了大量的石、玉、骨、陶器,还有很多动物遗存,种类众多,既有家养类又有野生类。遗址主要包括师赵村一期至师赵村七期,其中师赵村五期为马家窑类型。 林家遗址[4]位于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处于大夏河东岸北端约2公里的黄土高塬上。发掘时间自1977年-1978年。发掘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发掘房址27座,灰坑98座,窑址3座。各类遗物共计3000余件。其中各种农业、手工业、狩猎和生活用具,共计2000余件。以石器为主,骨器次之,陶、蚌、角器等较少。发现有稷、粟、大麻籽等植物遗存。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遗存为主,时间上要晚于师赵村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存。 鸳鸯池墓地[5]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县东北河西堡附近,距离县城约20公里。自1973、1974年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89座。随葬器物中,有石器、骨器、角器、陶器和装饰品,其中陶器最多。按用途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三类。生产工具有石制、骨制和角制、陶制,其中骨制最多,石制次之。生活用具中主要是陶器,有容器与炊器之分,也有少量的明器。装饰品分为石饰品、骨饰品、牙饰品,另有石雕人面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发掘出土较多的细石器以及骨梗石刃刀等复合工具。该遗址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二、马家窑文化时期师赵村遗址生业模式分析 马家窑文化时期,师赵村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农业工具要远多于畜牧、狩猎采集工具,农业工具中石刀的数量最多。史前石刀有收割、刮削的作用[6],与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另外,从陶制、骨制生产工具中也反映出农业工具要多于狩猎工具。单从生产工具反映的情况来看,先民们当时的生业应当是以农业为主。 据发掘报告中动物骨骼的鉴定结果[7],我们得知,遗址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可鉴定的动物标本有1202件,其中猪骨数量有888件,占总数的73%-87%。家猪作为家畜饲养的对象,骨骼数量最多,另外牛、狗也是当时人们饲养的家畜。除上述三种家畜外,鉴定的野生动物种类有野猪、鹿、麝、狍、马、黑熊、狸、竹鼠、鼠、龟等十种。众多的家猪骨骼,说明当时养猪业的兴盛。然而养猪业的兴盛是以人们的定居生活及农业生产一定程度的高度发展为依托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猪是可以与人类争食的家养动物,只有在食物可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有所结余的情况下,才可能促使养猪业的发展。可见,马家窑时期先民的农业经济不仅占主体地位,而且应当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在粮食较充足的条件下,家猪成为他们饲养的主要对象,以此增加对肉类的需求。此外,遗址中还鉴定有10种野生动物遗存,表明马家窑文化时期狩猎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出狩猎经济在先民的生活中应占有一定的比重。 对师赵村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较多的禾本科花粉中似有谷子的花粉。从样品中禾本科花粉数量变化来看,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有农耕活动,马家窑类型时期以后农耕活动更加发达”[8],则进一步证明师赵村遗址马家窑文化时期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师赵村遗址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生业模式是以农业为主,猪作为家畜饲养的主要动物,是肉食的主要来源。另外,少量的家畜牛作为畜牧业动物,反映出畜牧业经济此时所占比重并不明显。种类较多的野生动物遗存反映狩猎经济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成分。总之,此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家畜饲养—养猪业繁盛,狩猎采集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畜牧成分不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