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甘肃省和青海省(以下简称“甘青地区”)共有四个考古学文化与早期铜器有关,即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50年)、马厂文化(公元前2350—前2000年)、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前1800年)和四坝文化(公元前1950—前1550年),时间跨度包括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夏纪年时期,为探讨中国早期铜器和冶铜技术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线索。河西走廊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和沙井文化(距今约3000—2500年)三个文化类型,更是引起诸多学者关注。 从红铜时代转向青铜时代 甘青地区出土的早期铜器含有一定量的砷,有别于中国中原和北方地区出土的早期铜器。甘肃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墓地出土的齐家文化铜器大多为红铜。到四坝文化时期,出土铜器的数量和遗址都大幅增加,该文化已经发现的出土铜器中既有红铜和青铜,又有新发现的砷铜等多种材质。四坝文化早期,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冶炼红铜的技术。铜器逐渐发展为以砷铜、锡砷、铅锡、锡青铜、锡铁青铜等二元或三元合金铜,砷铜和含砷铜器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四坝文化居民已经掌握了红铜和青铜的一些属性,逐步认识到砷青铜与锡青铜的不同物理性状,在制作不同器类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选择红铜、青铜制造不同器物,并最终用锡青铜取代了砷青铜。 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甘青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铸造技术和锻造技术的混用。皇娘娘台墓地出土的齐家文化铜器,在制作上有锻造,也有铸造,冶铜工艺与马厂文化相比差别不大。在四坝文化之前,所有经过制作技术和合金成分鉴定的铜器中,红铜器明显使用锻造技术的比例较高,而青铜器则是锻造和铸造比例相当。四坝文化时期,无论红铜还是青铜,使用铸造技术的比例远远高于使用锻造技术的比例。四坝文化以后的铜器大多采用铸造技术制作,锻造技术只是作为其补充而存在。四坝文化的火烧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境内)除出土大量铜器外,还出土了铸造铜镰和铜镞的泥质砂岩石范,从铜镞石范的器形、质地、耐火度和使用痕迹推断,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相对稳定地获得大量铜资源,并掌握了模制铸造技术。四羊首青铜权杖头分范铸造,说明该遗址的铸造技术已达到能够使用合范技术的水平。 目前,在河西走廊发现的史前早期青铜器冶炼遗址有:张掖市西城驿遗址、酒泉市古董滩遗址以及金塔县的缸缸洼、火石梁、二道梁等遗址。西城驿遗址的冶铜活动从马厂文化晚期直至四坝文化早段,西城驿二期时最为兴盛,距今约4100—3600年。西城驿遗址出土铜器的材质有红铜、砷青铜、锡青铜、锑青铜。从西城驿遗址一期到三期,锡青铜的比例逐步提高,加工技术体现出从锻造向铸造的转变。西城驿一期遗址的年代与酒泉市照壁滩遗址、高苜蓿地遗址接近,二期遗址的年代与武威市皇娘娘台遗址接近,三期遗址的年代与民乐县东灰山遗址、玉门市火烧沟遗址接近,三个遗址出土的铜器都体现出合金元素含量低且种类多样、组织不均匀等特征,同时期各遗址在器物、合金种类、加工技术上并没有体现出统一性或规律性。西城驿遗址的冶炼技术流程中存在相应的合金炼制技术,已进入从红铜—砷铜合金到锡青铜的青铜时代早期阶段,应为河西走廊的一处冶金中心。 总体看,公元前2000年前后,即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相互衔接的阶段,中国西部的冶铜业完成了从红铜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