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屹立千年 独具异彩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广禄 吴楠 参加讨论

    在中国,石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以佛教石刻著称,南方以陵墓神道石刻见长。南方的陵墓神道石刻,在宋、齐、梁、陈时期大放异彩。这些高大精美、雄浑壮丽的古代雕刻艺术,在皇权倾覆后虽饱经岁月风雨侵蚀,却仍然在华夏大地屹立千年,它们是六朝风华的记录与见证者,是已经湮没在层层黄土之下的六朝给后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实物见证。
    猴年仲春,油菜花开,遍野金黄。本报记者踏访南京周边的栖霞区、江宁区,以及更远的句容、镇江、丹阳等地,在山间河畔、田间地头,探访六朝时期的帝和王侯陵墓神道石刻。
     
    丹阳:齐梁故里寻帝陵石刻
    丹阳,被称为“齐梁故里”。六朝之中,齐、梁两代的帝王起于丹阳,他们死后也纷纷在此建陵安葬。按照帝陵的礼制,其镇墓神兽多为天禄、麒麟。丹阳区域内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刻10余处,包括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赜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鸾兴安陵、齐废帝萧宝卷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齐梁两代陵区总门户——陵口石刻。
    树林掩映中寻兴安陵石刻
    记者在丹阳探访的第一站是位于现丹阳市前艾开发区的原三城巷地区,这里密集分布着4处南朝陵墓石刻。
    记者联系到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出租车司机。在司机师傅的指点下,左前方树丛掩映中一座高大的石兽映入记者眼帘。这是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残存的一对石刻独角麒麟。与之隔小水塘相对、正北方向10余米是石天禄。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兴安陵石麒麟保存基本完整、头部略残,身长约3米、残高约2.8米,四肢特别是脚部为后来修补,痕迹明显,尾部下端亦为后来修补,风格、雕工与石麒麟总体雕刻风格差异非常明显、并不协调,甚至有格格不入之感。与石麒麟相对的石兽破损严重,四肢均已断裂,头部、尾部已无形可考,断面平整、似是人为。整体看为石兽前部躯体,胸前花纹和身体两侧的飞翼尚能辨清。
    在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一书中,文物保护和历史学专家朱偰曾描述兴安陵“仅馀一石麒麟,前左足已毁,独角六翼,浮雕极精,尾上亦有花纹,为所仅见。头不左右转,端正向前,无景帝陵石麒麟之玲珑,惟雄武过之”。
    如今,兴安陵石刻现状与朱偰当时所见差异明显:四足均经毁后重修,与石麒麟相对的石天禄已发掘、修整、重立。
    梁代三陵石刻依次而列
    在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以北约300米的范围内,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依次而列。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位于齐明帝兴安陵石刻以北约100米处,一条乡间泥土道路东西走向穿两列石刻而过。在记者此次探访的所有南朝陵墓石刻中,以建陵石刻保存数量最多最全、现状也较为完好。石兽、石柱、石碑底座(龟趺)、方形石础均成对而立。
    建陵石刻中,南侧由东向西依次为石麒麟、石础、石柱、石龟趺,石麒麟独角残缺,四肢下部为后来修补,石础边缘有榫眼、其上结构无存,石柱下部为双螭座,柱身竖刻24道瓦楞纹,柱上部矩形石额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正刻顺读),柱顶部为一覆莲宝盖,石龟趺头部为后来修补;北侧由东向西依次为石天禄、石础、石柱、石龟趺,石天禄四肢和脸部缺失,石柱形制同南侧,上部矩形石额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反刻逆读),今俱归安,就地保存。
    据2008年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记载:建陵“陵前石刻4种8件,依次为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各1对,均青石质。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相距约16米”。
    记者此次所见与该书记载基本相符,但在石础周围多了几块方形大石;同时该书记载“柱顶部为一覆莲宝盖,盖上雄踞一小兽”,现两石柱覆莲宝盖均在,小兽则无从寻找。而南京栖霞萧景墓石刻所存的一根石柱顶部,确有一栩栩如生的小兽“雄踞”其上。
    自建陵继续往北,沿道继续前行150米左右,就看到了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修陵石刻仅存石天禄一只,目前位于神道北侧。石天禄总体保存较为完好,昂首挺胸伫立,颌下长须垂于胸前、保存完整,口中舌与牙齿有残损,身体两侧双翼、翎羽清晰,右前足踏一小兽。与其他齐梁石兽的重要区别在于:修陵石刻天禄的双角是镂空的,像两条搭在脑袋后的长辫,较为罕见。在雕刻风格上,这只石天禄与齐朝石刻圆雕、浮雕、统雕并用明显不同,而是趋向简朴、写实,强调巨大的体积感,显得气魄非凡。
    修陵石刻以北约50米,是萧衍第三子——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与修陵一样,庄陵石刻仅存石天禄1只——严格说来是半只,其后半身已被齐齐斩断、不知所踪,只剩胸腹部、头部和两条前腿,右前足亦损毁,胸部下方前后各依靠一石柱支撑而立。但此天禄头部在现存陵墓石刻中保存较好,眼睛、鼻子、牙齿、胡须破损较为轻微。
    陵口石兽为齐梁陵区门户
    结束上述四处陵墓石刻探访后,记者出发前往齐梁陵区门户陵口镇。
    陵口石刻位于丹阳市陵口镇东,老肖梁河(又称萧梁河)大桥以南、肖梁河两侧。现存一对高大的石兽,东为双角天禄,处于几家制鞋厂合围的角落里,西为独角麒麟,位于陵口镇数字电影广场。出于保护目的,两只石兽周围安装了铁围栏,但广场上的围栏已损坏,麒麟双翼和背部有明显的攀爬、触摸痕迹。
    陵口石刻原址并不在今天的位置,1956年因京杭大运河拓宽,南临运河的天禄、麒麟,沿肖梁河平行北移450米, 1977年疏竣肖梁河时,麒麟又西迁70米。
    陵口石刻两座石兽为现存体积最大的南朝石刻,其长度和高度均达到4米,宽约2米,总重量约为30吨。当初将这两只巨大的石兽置于陵区大门左右,一东一西,各司其职,当有陵区总守护之意。目前两座石兽头部、腿部、尾部均有较为明显的残损,腹部、腿部用石块加以支撑加固。
    从地图上看,肖梁河为南北方向、笔直往北通往陵区。有学者认为,当时的皇帝王侯到丹阳谒陵,多自都城建康秦淮河出发,沿人工开凿的破岗渎东下,入南兰陵萧港(今肖梁河)至各陵。石兽守护在萧港入口处,成为陵墓区入口的标记,陵口也因此而得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