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中国科学技术史》书写辉煌的中华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赵静荣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中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蕴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凝聚于物化了的、丰富多彩的文物之中,融化在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诸多科学技术活动之中。中外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审视角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大量精到的阐述,我们都知道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现在我们又有了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花费了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部巨著的构思中。他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将在学术史、经济史和社会史上得到应有的地位,而且这将是一项永久持续的研究,就像所有的历史那样无限地继续下去。
    通过这部浩大恢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人记住了李约瑟这个响亮的名字;西方学者也了解到中国浩瀚的历史和文化曾深深地影响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勾勒了一副完整表现中国古代科技发现和发明的画卷:火药、指南针、针灸、炼丹术……使西方读者第一次有可能较全面地认识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让许多中国人为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而自豪。
    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便指示,要促成《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翻译和出版,并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负责具体组织这项工作。197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总论》、《天文》、《数学》、《地学》等共7分册的中译本,随即翻译和出版工作即告中断。1986年,李约瑟的这套巨著的翻译出版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担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翻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专门成立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这部书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从1990年开始,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再次出版这部专著。从1990年出版的第一卷《导论》,到2013年第六卷第六分册《生物学及相关技术:医学卷》,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翻译和出版工作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随着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出版及传播,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近代科技与工业为什么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几十年来,学者们前赴后继,但并没有得出统一的意见。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语言决定论”,以及探讨中国文明是否是因为缺少逻辑和科学实验才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等,围绕着李约瑟的思想,科学史家们不间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