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学界聚焦“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陈余 参加讨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方位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加深对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9月17—18日,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历史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年会在新疆大学召开。
    深化历史文化研究
    作为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与会学者围绕俄罗斯东欧中亚各国历史文化展开了深入讨论。古罗斯的政治制度是青年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吉林大学世界史系教授杨翠红认为,罗斯建国后曾长期保存原始社会的多神教信仰,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接受基督教为国教,此后开始了罗斯的基督教化。通过引进东正教,罗斯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化,教会对王权的神化有助于加强大公权力;教会大地产的形成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并有助于法律的强化和文化的发展。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齐嘉对古罗斯的维彻制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维彻是一个发展性的历史问题,在古罗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维彻的含义、功能都不尽相同;古罗斯是政治多元化的城邦文明,而非实行专制政治。
    一些年轻学者研究俄国史的角度比较新颖,采用了多元化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赵旭黎分析了俄国的连环保制度,他认为,连环保制度是征税和基层控制的有效手段,但是,连环保和村社制度大大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连环保制度于1906年被全面废除。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振文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经济的剥削程度及其危机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俄国政府1861年之所以废除农奴制,主要原因并非农奴制在经济上出现了危机,而是因为它已成为俄国在克里米亚战败后国家政治危机的根源和焦点。
    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历史档案文献的发掘和利用。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吕卉探讨了1918—1929年苏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她通过对农业数据的分析,认为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前夕,苏联农业正在摸索建立大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还存在着自由探索大型集体化生产道路的可能性;合作社仍在继续发展,并有可能组织为共耕社、劳动组合和公社等最简单的生产联合和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机器拖拉机站开始成立,加快了农业劳动技术设备更新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余以战争时期的政治宣传为切入点,考察苏联的政治文化,她利用最新的档案资料,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政治宣传的实践活动、宣传策略作了梳理。她认为苏联的战时宣传在总体上是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大大提高了士气,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