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学界聚焦“一带一路”文化交流(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陈余 参加讨论

    关注双边和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学界掀起研究热潮。“一带一路”需要周边国家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如何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提出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联盟”政策,辐射范围都包括中亚地区,为加强多边合作提供了契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研究员范丽君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投资政策、投资环境、民族状况等方面,分析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和“欧亚联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她认为,中俄有必要共同维护中亚地区的地区安全和秩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随安对中国提出的 “中蒙俄经济走廊”倡议进行了阐述,认为该倡议把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计划和俄罗斯的 “跨欧亚大铁路”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大大促进中蒙俄三国经济的发展。
    在探讨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兴认为,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演变的过程,其原因在于俄罗斯国力、领导人理念及国际形势三方面的变化。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何宛昱从国家发展战略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解读,她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与 “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紧密相关,可以视为手段与目标相互一致,也可视为区域发展与全球性目标相互支撑。“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反映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既承袭传统的国际合作机制,同时具有创新性,为构建全球化进程中互利共赢的国家间关系提供了新样板。
    “一带一路”建设同样离不开中东欧国家的参与,中东欧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成为“一带一路”不容忽视的一方。因此,中东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马细谱分析了国内的中东欧研究现状,并列出当前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他认为,中东欧研究需要着重关注非传统安全因素。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政局不稳,恐怖活动、难民问题对外国投资者和资本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应该在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中东欧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水平。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长远目标和重大战略,这为国内的中东欧研究提供了发展契机。
    促进民族关系研究
    自古以来,民族关系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谢国良探讨了1907—1911年俄国总理大臣斯托雷平是如何处理俄国犹太人问题的。他认为,斯托雷平作为俄国资本主义的推动者,深知宗教矛盾给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阻碍,通过逐步扩大犹太人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权限,淡化宗教冲突,以期促进俄国社会的发展。
    此外,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同汉族交流融合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颇具特色。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热提江·乌斯曼以裴慧琳、裴神符、裴大娘、裴兴奴、裴承恩等五位喀什裴姓人的生平事迹为例,详细解读了唐朝时期喀什人从西域来到中原定居并从事各种行业的经历及其成就。这些西域文化精英向往辉煌的中原文化,吸收了华夏文化的精髓,将西域文化同中原文化的精要融合在一起,在宗教、人文、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可喜成绩。作为西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对中原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