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标志。 元上都遗址房基坑。 魏明俊 文/图 听文友说,元上都遗址气势恢弘,底蕴厚重,于是便有了前去一饱眼福的贪婪之念。前不久,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出怀柔,奔延庆,过赤城,走独石,抵沽源……历经8个多小时的奔波,傍晚时分,我们赶到了元上都遗址公园。远远望去,一片场面宏大的开阔地映入眼帘,白云深处,隐约呈现出一座座小山的轮廓。 由于售票处距元上都城池遗址还有一段距离,买票后,我们只好乘坐景区的电瓶摆渡车前往。到了目的地,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城墙似一条长龙,横卧眼前。中间是进入城池的一条通道,俯身一看,那些饱经腥风血雨的基石还镌刻着火烧的烙印。由此我在想,这个浩大的古城建于何时?当年它是什么样子?它又因何被焚烧?其历史地位及社会影响力有哪些?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我开始了上都探源。 元上都建年及规制初探 史料记载,元上都建城之前,成吉思汗曾在此处避暑。蒙哥汗五年(1255年),忽必烈受命驻守此地。次年,营建城廓宫,1259年元上都落成。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于此,称此地为开平府,1264年加号上都。与北京的大都相对应,又称上京或夏都。据说,元朝皇帝每年夏季都要率领重臣来这里避暑和处理政务,因此,这里的宫城建设规制颇具园林风格。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外苑四部分组成。外城周长约9公里。内城为皇城,外城为市区。城内有宫署约六十所,各种寺庙一百六十余处,有大明、仪天、宝云、宸丽、慈福、鸿禧、睿思等殿,大安、延春、连香、紫檀、凝晖等阁,绿珠、瀛州两堂以及振堂等重要建筑。城内除中央及北城墙中部的大型宫殿位于中线以外,其余大部建筑未采用对称布局。殿、亭、阁、榭各具特色,或近临沼池,或开渠引流,或亭阁相连,形状各异,色彩不同,优雅不凡。 元朝时,上都地区商贾工匠云集,驿道四通八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被称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这里不但有从中原来的商人,也有从中亚和欧洲来的商旅,他们运来各种金属器皿、日用品和为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而后运走上都地区的畜产品,从而促进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蒙古地区的经济繁荣。 元上都外城为方形,边长约2200米,其城墙为黄土夯筑。其内城中的宫城、皇城城墙则用砖、石砌成,并用土墙隔为南北两部。北面是御园,南面是官署和作坊区。 宫城是全城的核心,位居皇城的中部偏北,呈长方形。有东华、西华、御天三门,城墙用砖包镶,其中南边的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的主道。皇帝所下达的诏旨,都要在御天门上发布,然后送往大都,最后转发到全国各地。 宫城内,园林特色十分明显,有泉池穿涌其间。大安阁是宫城内最主要的建筑,也是上都城的象征。据说它是元世祖移取汴梁(开封)的金朝南京熙春阁的材料所筑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