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西方金融危机和金融霸权的历史探讨
     ——1929年法国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韩毅/吴必康/张丽


    【英文标题】Reflection on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in 1929
    【编 者 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主要经济部门以至民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已经感觉到这场危机对金融业和某些涉外行业的巨大冲击。无疑,这场危机正在扩展之中,它正在向着更广阔的宽度和更深刻的层次推进。那么,这场危机会延续多久?还会对哪些经济部门产生影响?它究竟会把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跌到何等的深谷?对个人的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继而,它又会对各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造成怎样的冲击?使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哪些变动?世界各国会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对策?等等,这都是我们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针对目前的局势,我们约请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反思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希望能够从那场危机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启发,作为观察今天这场危机的基础。这几位专家从那场危机发生的原因、对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从金融业的危机到对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发展指标打击的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对危机对各国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以及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此外,学者们还对资本主义各国由此对经济政策所做的巨大调整和世界上著名的新经济理论的产生进行了描述。总之,他们给我们勾画了由那场危机引发的整个世界历史的变动和由此所引发的灾难与社会进步。


        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韩毅
        韩毅,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为严重、最为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对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各国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日趋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今天,重新审视美国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相关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对于我们正确地应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定会大有裨益。
        一、大危机的根源
        关于美国30年代大危机出现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
        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为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和认识,国内的多数学者认为,美国30年代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①。
        大危机前,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具体表现为20年代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与产品市场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美国工业生产在20年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高涨。这次生产的高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市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狂热需求。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扩张的相互促进之下,美国的工业生产被逐步推向了高峰,形成了高涨和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从2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已出现了商品市场逐渐缩小的状况和趋势:始于战后初期的国内固定资产的大量更新临近尾声,市场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开始日益减少;房屋住宅建筑在1926年以后也基本上饱和,建筑业开始逐年下降;居民消费达到顶点,耐用消费品已供大于求。同时,在整个20年代中,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出现衰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使得一部分工人和全部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购买力不足,更进一步减小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此外,从20年代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的国际市场日益缩小且竞争日益激烈。20年代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与产品市场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
        其二,有效需求不足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凯恩斯也承认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大量过剩,但他认为其根源并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经济中,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主要是有效需求,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国外(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构成。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呈下降趋势,造成了社会总需求往往低于社会总供给,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据此,凯恩斯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办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使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美国大危机时期社会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事实表明,在大危机时期除了政府支出外,构成总需求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都有明显的下降。1929—1933年,美国的消费支出从772亿美元下降到458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从162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1928—1936年,美国的净出口从10亿美元缩减到3300万美元。② 虽然对这些数字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但经验事实在总体上支持了凯恩斯的观点。
        在理论上赞同总需求不足论的学者大有人在。例如,以研究经济周期而著称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就认为,20世纪20年代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但劳动者工资率的上升却慢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其结果,生产商品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购买力,“消费不足”带来了“生产过剩”的必然后果。③ 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特明教授指出:“1929年,消费的下降特别大。……总需求的下降传遍整个经济。并且当1930年秋天过去而经济仍未复苏时……工商界失去了信心,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经济继续下滑。”④
        其三,货币政策失误说。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不规则地变动货币政策而造成的。1963年,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出版了《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该书用了整整1/6的篇幅专门讨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过翔实而周密的论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提出,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是由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他们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在一开始只是一次普通的周期性经济收缩,同以往的经济萧条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当危机之初一些银行出现倒闭,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时,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是,美联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对股市投机产生了过分的担忧,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从1927—1928年的3.8%,下降到1928—1929年的0.4%。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突然变化,对已经开始的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一次本来并不严重而且完全可能延缓的经济衰退,演变成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⑤
        杰拉尔德·冈德森在他1976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史新编》一书中,对30年代大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一,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1928—1933年,美联储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紧缩银根的政策对抑制股票的“过分投机”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效果,却使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从1929年到1933年,由于相当多的银行倒闭或停业,美国货币供应减少了1/3。货币供应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体系的瓦解,是30年代大萧条深层原因之所在。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⑥
        其四,证券投机过热说。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投机狂热是导致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原因。20年代的经济繁荣使少数资本家和垄断公司手中积累了巨额货币财富,“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⑦;对经济繁荣的乐观估计,使美国社会各阶层,包括下层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加入了投机者的行列;而共和党在1928年总统竞选中的获胜,则对这股投机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从2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投机狂潮。20年代初期,美国股票成交额每年平均为3亿股,1926年上升到5亿股,1928年超过9亿股,1929年达到11亿股。⑧同时,投机狂热也促使股票价格飞速上涨。到1929年初,证券市场的投机狂热已经失去了控制。仅在这一年的头6个月中,美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发行额就达46.99亿美元,比1926年全年的发行额(43.57亿美元)还要高。纽约股票价格指数也从1929年1月的193,上升到1929年9月的216。然而,到1929年夏季,证券投机狂热的不断升温和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已经使美国的金融结构失去平衡。到10月23日,终于出现了狂抛的热潮。1929年10月24日,是证券交易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这天,纽约证券交易所里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抛售浪潮,有1300万股股票转手,股票价格直线下跌,其下降速度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都无法报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来临了。
        上述各家学派对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原因的不同解释,都是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某一方面的因素。
        二、大危机的表现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其严重性表现在:第一,这次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从危机前最高点的1929年5月到危机中最低点的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相当于1905—1906年的水平,倒退了26年。⑨ 危机波及所有工业部门,尤以工业繁荣时期的支柱部门为重。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其产量从1929年8月的44万辆,降至12月的9.25万辆。⑩ 下降速度之快,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建筑业合同(按37州资料计算)由危机前最高点(1928年)到危机中的最低点(1933年)下降了81.5%。由于20年代工业固定资产大量过剩,危机中生产资料生产下降尤为剧烈。(11)
        第二,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工资收入降低。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929年的就业指数(以1926年为100)为97.5,发放工资额为105;1930年为84.7和81.3;1931年为72.2和61.5;1932年为60.1和41.6。(12) 工业工人的失业数字在危机期间是逐年逐月地增长:1930年4月为300万;1930年10月为400万;1931年10月达700万;1932年10月将近1100万;1933年的最初几个月中从1200万增加为1400万。(13) 危机期间,制造业工人每周货币工资指数以1929年9月为100,1930年9月为85,1931年9月为75,1932年9月为58,到1933年2月降到最低点为51。(14)
        第三,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美国的农业在整个20年代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工业危机则使农业的状况更加恶化,农产品大量过剩,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农业总产值由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50亿美元。谷物总产值由1929年的12.88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3.91亿美元;棉花总产值由1929年的13.89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3.97亿美元。由于经济萧条,工业和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大量减少,1929—1933年美国农产品的销售额由85亿美元,减少到1932年的40亿美元。1929—1932年,农业总收入从119亿多美元,缩减为53亿美元。(15)
        第四,金融信用危机空前严重。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从1929年平均最后成交价格每股366美元2角9分,降为1932年的96美元6角3分。1929年破产银行为659家,其储蓄额近2.5亿美元;1930年破产1152家,储蓄额为8.53亿美元;1931年欧洲金融危机加深了美国的危机程度,总共有2294家银行倒闭,其储蓄总额近17亿美元;1932年破产银行为1456家,储蓄额近7.5亿美元;(16) 1933年仅3月这一个月,就有5700家银行倒闭。整个银行信贷体系濒于瘫痪。同时,国际上美元集团与英镑集团之间也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五,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锐减。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0年下降为38.43亿美元和30.61亿美元;1931年又降为24.24亿美元和20.91亿美元;1932年进一步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17) 资本输出一落千丈。1930年国外投资新发行额为10.1亿美元,1932年减至2600万美元,1933年更跌至10万美元的微小数额。(18)
        三、大危机的影响
        首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破产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此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30年代经济危机以前,西方国家普遍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推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此相适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被视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和经典。在解释经济危机方面,“萨伊定律”被奉为神明。萨伊认为,社会生产的供给会自动地创造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各国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只是一种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生产过剩的状况完全能够自动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国家或政府的任何干预。3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也为“萨伊定律”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佐证。然而,30年代大危机的严酷现实彻底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也宣告了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破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标志着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彻底地否定了“萨伊定律”,坚决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常性的生产过剩。因此,单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不可能避免或消除经济危机,必须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和措施。由于凯恩斯提出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和政策,西方经济学界将其称之为“凯恩斯革命”。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学说作为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主流而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其次,这次经济危机促进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瓦解和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金本位制为主体的世界货币制度,建立了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的政治、经济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逐渐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20年代,英国采取了种种措施,力图恢复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然而,30年代的经济危机再次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也彻底摧毁了英国重新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经济秩序的企图。西方世界开始了重建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建立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1944年,西方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新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生。
        最后,这次经济危机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也不断地激化,其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0年代经济危机使各国的国内市场日益缩小,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转向海外市场的争夺。在这场激烈的经济争夺战中,美、英、法三国占有明显的优势。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英、法则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这三国都利用自己的优势竭力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组成排他性经济集团,如英国的“英镑集团”、美国的“美元集团”和法国的“金本位集团”。这些经济集团均在内部实行关税互惠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排斥其他国家。与此相反,德、意、日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更为狭小,经济严重依赖于外部世界,其经济竞争力脆弱,无法与英、法、美组成的种种排他性经济集团展开真正的对抗,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德、意、日三国逐渐走上了扩军备战、以武力夺取国际市场重新瓜分世界的道路。1937年德、意、日三国组成了轴心国集团。由于反对德、意、日的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英、法、美也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同盟集团。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对立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大危机的反思
        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回顾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结论:
        第一,当今时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已经把世界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较大的经济危机来临时,不论是哪个民族和地区,不论是哪种社会制度,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着共同的威胁与挑战。因此,经济危机已经不仅仅是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发达国家的事情。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商讨对策,应对经济危机。
        第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仍然是引起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而由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仍然是缓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手段。从30年代经济危机时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到当前各国政府的干预措施,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质疑与争议,仍然是人们探究经济危机原因时关注的焦点。30年代大危机之后,弗里德曼等人曾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反思。而如今,经济危机还在肆虐,美国国会议员和一些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格林斯潘及其货币政策提出质疑和责难了。
        第四,由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与其真实价格背离而形成的“泡沫经济”,仍然是造成经济危机的首要“罪魁”。无论是30年代的经济危机,还是当前的金融风暴,“泡沫经济”的危害都让我们“谈虎色变”。
        经济危机已经让人类遭受了太多的苦难。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避免这一悲剧的重演?
        注释:
        ① 参见郭吴新:《30年代大危机:历史回顾与思考》,《世界经济》1999年第5期。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②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0、585、586页。
        ③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第581页。
        ④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第584页。
        ⑤ 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施瓦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英文版。
        ⑥ 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参见关绍纪:《从经济政策的角度阐释美国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⑦ 菲特:《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1页。
        ⑧ 菲特:《美国经济史》,第701页。
        ⑨ 姜德昌、夏景才主编:《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8页。
        ⑩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1)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47页。
        (12) 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4页。
        (13)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14)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0页统计图表。
        (15)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2页。
        (16)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1页。
        (17) 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第366页。
        (18)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49页。
        西方金融危机和金融霸权的历史探讨
        吴必康
        吴必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去年9、10月访问美国,正值美国次贷危机刚刚暴露出来,金融地平线上已经是乌云翻滚。我问一位美国经济学教授,这个次贷危机的杀伤力究竟如何?答曰有点麻烦,不过影响不会太大,不会有什么严重问题,至多几个月就过去了。另外一位美国教授则是一番洒脱态度:“华尔街的人嘛,总是有点喜欢搞出点什么事情,哈哈。”翻开当地报纸,也是一番太平景象:几乎没有什么文章谈“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倒是社会福利和环境问题、伊拉克问题以及白人小伙子与黑人打架引起连篇累牍的报道。最妙的还是房地产广告,依然是零首付、低利率以及什么优惠,如何轻松购房等,好像在说:次贷危机,它是个什么东西?看起来,真是天下太平,何必杞人忧天。我似乎也减少了一些从国内带来的“忧思”,我没有为美国人担心,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当一回事。
        然而今天金融形势变成了金融海啸,美国四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还吞没了别国银行,以及冰岛的国家破产。应该说,这个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目前还在继续发展中,需要观察,要回顾历史,认真思考。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系统。没有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现代经济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如人,常常“生病”。
        一、历史的回顾
        回顾历史,英美式自由资本主义的第一次重大金融危机当是1720年著名的英国“南海泡泡”事件,发生了股票暴涨狂跌、经济混乱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危机。它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泡沫经济”这个十分重要的经济概念,以至于近300年以后的人都有深刻体会。有必要回顾这个老故事,以便随后分析。当时,英国政府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等背负巨额国债,亟须找个什么好办法“解脱”。恰好当时股票新鲜稀缺,发行少却发财快,物以稀为贵,于是,成立没几年的一家南海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极好的“运作平台”。它为了支持英国政府,认购了大量国债,政府回报包括给该公司以贸易垄断权和商品退税。当然,它的股价要大涨,就会发大财,但需要强有力的利润“预期”以吸引“投资”。于是,南海公司的美洲矿产等利润诱人的“预期”就流传开来,买它的股票还有分期付款等优惠,而且,政府和高官们捧场。接着是大量渴望高额利润的“投资”蜂拥而至,包括大批达官显贵、国王和科学天才牛顿的投资。牛顿的天才也用于股市“追涨杀跌”,据说第一笔交易就大赚。投资者争相抢购,股价暴涨,成倍数狂涨。再接着,高额利润“预期”诱惑了大量老百姓,几乎见股票就买,终于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全民炒股”。又接着,利润“预期”的泡泡巨大到令人惊恐了,股票从100多英镑快速涨到了近1000英镑,股市崩盘不可避免,议会和政府见势不妙,赶紧出台了严格管制股市的《泡沫法》(Bubble Act of June 11,1720)用以推卸责任。紧接着就是“泡泡”的破灭,股价暴跌,怎么涨上去的,又是怎么跌下来。全部过程大约10个月。最终是许多人血本无归,社会问题严重,政府信用破产,引发政治危机。于是,炒股先大赚后大亏的牛顿有了著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此后,“南海泡泡”阴影笼罩英国股市近百年,英国人闻股色变,老实了许久。在政治方面的一个意外结果,却是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尔波尔乘机崛起,是最大的获益者。他野心勃勃,借着收拾危局,笼络人心,取得政权,成为英国的首任首相,执政达20年之久,确立了内阁首相制,开创了新的政治历史。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性。到了1929年,美国版的“南海泡泡”剧目上演了:同样是虚拟繁荣、股市暴涨、诱人的利润“预期”、大量“投资”蜂拥而至,当然还少不了胡佛政府的默许、纵容,甚至操纵利用。结果竟是一模一样:先是股市暴跌,“牺牲”惨重,随后经济萧条,社会政治动荡等,接着是罗斯福赶紧收拾危局,取得政权,推出新政,连续三届执政,开创了新的政治历史。在1929年美国版的“南海泡泡”剧目里,金融危机的基本要素,一个都不少:资本追求利润的过度投机,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官商勾结,共吹“泡泡”;随后是“拖人下水”,“全民炒股”,转嫁危机,“牺牲”惨重;新的政治势力借机崛起等。1929年美国版与1720年英国版“剧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版“剧目”的“演出规模”更加庞大,“拖人下水”更多,远远超越国界,使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都卷入了大危机;后果更严重,其一就是酝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这个老剧场的“保留剧目”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接连上演,只不过“泡泡”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与时俱进”。如1987年10月19日,当时被认为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准确说应是其中之一)。这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电脑的速度都跟不上行情变化,大幅缩水价值超过五千亿美元。危机的基本要素还是资本的过度投机导致股市虚假繁荣;官商勾结(里根政府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商界大炒房价等),共吹“泡泡”;“拖人下水”,转嫁危机,导致世界各地股市狂跌,“牺牲”惨重。人们惊恐地问:“1929年的股灾又来了吗?”巨富沦为赤贫,精神崩溃和自杀,以及延续几年的经济萧条又一次上演。以后,克林顿代表新的政治势力在美国崛起了。后来又有了1999年还是从美国开始的科技投机“泡泡”的破灭以及今天的美国次贷危机,包括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就此得以竞选胜利。
        二、西方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是国际性的金融霸权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金融资本及其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和彼此竞争,在金融领域有鲜明表现。英、美两国先后拥有金融霸权。金融霸权的得失,构成它们的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大体上,20世纪西方金融体系,在前期经历了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剧烈动荡,英国的金融霸权瓦解;二战后形成美国的金融霸权,一度出现相对稳定局面,垄断金融资本有更大发展,但是,西方金融依然出现多次危机,存在不少问题。
        回顾历史,西方的第一个金融霸权国家是英国。19世纪的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最大的殖民主义帝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理所当然的是英镑具有金融霸权地位。先是金本位制的形成。1821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随后是德国(1871年)、法国(1878年)、意大利(1878年)、日本(1897年),到1900年美国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西方资本主义建立了相对统一的货币体系。黄金成为相对稳定的世界货币和主要支付手段。同时,也形成了以占有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的英国为中心的国际支付体系。英镑具有世界货币地位。这个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等有过重大促进作用。金本位制提供了固定的汇率制度和简便的清算制度,形成统一和相对稳定的货币金融制度。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发展,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进行大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英、法成为资本输出大国。随后是金本位制和西方金融体系的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使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进入战时经济,纷纷放弃金本位制。战后,西方通货膨胀严重。英国一度恢复金本位制,力图恢复国际金融稳定和维护英镑霸权,但由于经济困难又在1920年底放弃,1925年又恢复。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规定大量的纸币才能兑换黄金。20年代,其他一些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一般用金本位制的英镑或美元结算汇兑,又称“虚金本位制”。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集中了世界黄金储备的30%,保持了金本位。美国乘此良机,开始利用自己的经济崛起,谋求美国资本垄断的国际化,即取代英国谋求金融霸权地位。
        1930年代,西方金融又遭遇经济大危机。各国再次放弃金本位,金融严重混乱。英国在1931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废除金本位,使英镑大幅贬值,不少国家损失惨重,荷兰国家银行的行长因此自杀。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禁止储藏和输出黄金,美元贬值,实际废除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再次崩溃,四分五裂。衰落的英国难以维持金融霸权。但是,美国金融也受到沉重打击,在走向金融霸权的道路上受挫。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英国最终丧失金融霸权地位,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其丧失了经济和军事的优势,为再次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所取代。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金融霸权确立的标志,虚弱的英国被迫接受现实。美国的金融霸权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布雷顿森林协议》重新确立金本位制,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官价),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国黄金储备在1945年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占74.5%。美元成为黄金等价物,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不过,后来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贸易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出现了一次次的“美元危机”。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1968年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成交量达到350~400吨的破纪录数字,美国再也无能力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只维持了三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西方各国不满美国自私自利和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就以手中美元挤兑美国黄金。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实际上就是无耻的赖账。1973年3月美元大贬值,再次引发危机。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关闭17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究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先是乘机将本国的资本贪婪转化为金融霸权,然后是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美元钞票,形成“美元泡泡”,而泡沫破灭,又无耻赖账。
        金融霸权是需要多种实力支撑的,特别是实体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巨大优势。今天的美国依然保持了高科技化的实体经济的巨大优势,保持了最强大的军事优势。而且,即使在实体经济优势受到威胁时,不排除它利用军事优势胁迫别国的可能性。英国金融霸权就是如此建立的,也是如此丧失的,归根结底是丧失了实体经济和军事的优势。
        1929年法国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张丽
        张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审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法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也经历了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法国经济危机的特点是,发生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而拖延的时间却长于其他国家。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全面暴跌,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而且迅速波及英国、德国。法国1920年代的经济业绩似乎令法国人感到可以游离于这场危机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此外,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郎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的8%。这种经济形势使得法国人面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而处于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之中,甚至在1930年英镑贬值冲击法国的出口能力时,法国政府仍然无动于衷,认为是法郎对英镑的重大胜利。就是在这种乐观情绪中,法国渐渐进入了危机。
        法国真正感受到经济危机来临是在1930年底。1930年11月,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乌斯特里克银行破产,经济危机开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者迅速增加。
        法国的工业危机是从减少工业出口开始的。输往国外的香水、艺术品等奢侈品及高质量产品受到美国、比利时等国危机和一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抵制而萎缩。随着出口贸易的受阻,法国工业部门逐渐受到影响,从消费生产部门到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中小企业纷纷倒闭。1931年9月至1932年4月,工业生产下跌70%。① 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与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相比,传统工业部门受危机的打击程度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尤其纺织业在日本廉价产品的激烈竞争下处境极为艰难,1934年的开工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降低66%,服装业、皮革业的生产也明显下降。工业的整体生产在1935年落到谷底。据估计,这次危机大约使法国的工业倒退到1911年的水平。②
        在农业方面,1932年和1933年农业虽然丰收,但是,农产品过剩,价格暴跌。价格下跌最严重的是小麦和葡萄酒。1931年至1935年,小麦的价格由每公担184法郎降为74法郎。葡萄酒的价格由每百升154法郎降到64法郎。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政府采取限制生产的措施,对农产品采取限制最低价格政策,致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在对外贸易方面,1929年,法国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中所占比重为6.4%,1937年仅占5.1%。1937年,法国的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3/4。这种状况使得法国的贸易逆差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资本输出明显下降。
        危机使得法国财政处于混乱状态。1931年有118家银行破产。德国停止支付赔款、英镑贬值对法郎的冲击、对外投资收入的减少、外贸逆差的不断扩大以及旅游业衰落使财政收支失去平衡。1931年的财政预算出现50亿法郎的赤字,1933年赤字猛增到110亿法郎。政府被迫抛售大量黄金应急,原流入法国的资金又流出法国,国库再次空虚。
        法国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35年春天,而大多数国家则从1932年开始复苏。法国经济危机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是法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当,也与法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有关。
        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政府继续维持金本位制,固守“保持法郎稳定”的传统观念,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而1937—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法国主要政策集中在消灭财政赤字、恢复国内市场平衡上。法国工业相对分散,使法国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竟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维持预算平衡”和通货紧缩措施,利润下降造成投资不足,国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崩溃。
        法国经济结构中诸多的因素也不利于法国更早走出危机。小农经济在法国农业中长期占优势,因此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低。工业相对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小手工业占较大比重,对外贸易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限,因此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也较小。这些因素使得法国在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受影响迟缓,同时也不利于法国经济的复苏。
        经济危机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首先,经济危机激化了法国的阶级矛盾,使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危机期间,失业人数大量增加,1932年失业人口达到26万,1935年增加到42.6万。广大民众为改善生活状况而反对政府和资本家转嫁经济危机。在城市,广大工人和公务员等反对降低工资,要求取消间接税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在农村,农民和农业工人也开展反对政府农业政策的斗争。
        其次,经济危机使法国政局不稳,从1929年11月塔迪厄第一次组阁到1935年5月,议会选举,法国共更换了8届内阁,都因无力应付经济危机先后下台,每届平均任期不到4个月。其中,塔迪厄、赖伐尔各领导过3届内阁,他们执政期间,法国政局出现向右转的趋势。他们对内采用紧缩政策向广大人民群众转嫁危机,如缩减公务人员工资、减少各种抚恤金、补助金,同时却拨出巨款帮助垄断资产阶级渡过难关,并且用秘密基金资助一些法西斯组织。对外继续孤立和反对苏联,主张同德、意接近和亲善。更有甚者,塔迪厄在1932年2月第三次组阁时,公然主张建立“强力政权”,力主修改宪法,使国家机器能够更好地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这一主张一出笼就遭到左翼力量的一致谴责。在左翼力量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斗争下,塔迪厄企图消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实行公开反动统治的阴谋才未能得逞。
        再次,危机使法国各界开始寻找灵丹妙药,在经济理论和政策上,他们过去视自由放任为正宗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行调节的机制,生产自然而然地会产生需求和消费。因此,不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而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这一理论的破产和过时。他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在法国引起广泛的争论。一些企业主担忧政府照搬苏联经济模式,长期干预生产会导致企业缺乏活力,难以进行有力的竞争。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国家干预虽然能奏一时之效,但治标不治本,归根结底不能改变整个经济态势,因为经济的运行同样有其自身规律。③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理论界对国家干预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持有各种政治倾向的人都主张国家要为经济发展制订计划,并在战后形成了“政府调控经济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战后初见端倪,到60年代最终形成。主要理论是马塞的“二元调节论”和库尔比的“受竞争经济论”。这些理论一直是指导战后法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二元调节理论最早是在60年代初,由美国和瑞典等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是必要和可行的。马塞则是在此基础上,回答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提出两种机制可以同时对经济实行有效调节的具体方法。法国政府不仅在经济理论和政策上反思自由放任的传统理论,而且采取措施干预经济。1937年,政府为对付财政赤字,对铁路实行国有化,成立法国铁路公司。这些措施和理论为法国战后采取的国有化和计划化奠定了基础。在1944年和1945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从1947年开始,法国每5年都制订一次经济发展计划。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格局。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美、法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注释:
        ① 沈坚:《当代法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② 楼均信主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2页。
        ③ J.富哈斯蒂耶、J. -P.库尔泰乌:《法国经济计划》(Jean Fourastié et J.- P. Courthéoux, La Planification économique en France),巴黎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4—16页。
     

转自:《史学理论研究》(京)2009年1期第4~16页

责任编辑:刘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