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培育博物馆教育品牌的新摇篮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物报 丁 萌 参加讨论

    《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优秀案例》一书,是中国博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征集到的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中国57家博物馆88个教育案例中评选产生的43个优秀教育案例的合集,也是中国博物馆教育工作出版的第一本优秀案例集。这些教育项目的实施主体包括了几乎各类博物馆,教育项目的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以及特殊观众群体,业内普遍公认其教育理念科学先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基本代表了目前国内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态势。反复研读这本书,笔者发现其中90%以上案例的实施依托于 “教育体验区”。“教育体验区”俨然成为培育博物馆教育品牌的新摇篮。
    “忽如一夜春风来”
    这里所说的“教育体验区”,指的是为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博物馆教育内涵而专门开辟的独立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博物馆界对此种空间叫法不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其称作“教育体验区”。
    “教育体验区”的历史,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一书的考察记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史密森尼研究院。当时该机构在美国的博物馆中带头“相继为儿童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室或学习间,小观众们在那儿可以自由玩耍、扮演角色、体验自然、尝试挖宝、模拟驾车等等。”在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开“观众体验区”风气之先者,当属上海博物馆。该馆1996年新馆一经落成开放,就树立了“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建设目标,不仅推出了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陈列体系,同时还凭其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体验式博物馆教育”理念,在国内率先开辟独立空间设立了“观众活动区”,丰富多彩的观众参与、互动、体验活动随之拉开帷幕。最早跟进的是首都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2006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开放,开设“七彩坊”作为“教育体验区”;2009年河南博物院开设“历史教室”作为“教育体验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十年来,以各种名称出现的博物馆“教育体验区”犹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日趋迅猛。2012年,改扩建后重新亮相的新国博辟出1500多平方米的独立空间设立了“教育体验区”,近期又做出决策,计划再辟出近2000平方米用于拓展“教育体验区”空间。2015年,在故宫博物院喜迎90岁生日之际,院长单霁翔对媒体表示要在寸土寸金的紫禁城里开辟5个“教育中心”,让人们体验“皇帝生活”。如今,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开设“教育体验区”也出现了风生水起、方兴未艾的势头。以河南省为例,在新乡市博物馆、许昌市博物馆、洛阳市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安阳市博物馆,到处可以看到“教育体验区”的盎然生机。“教育体验区”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教育领域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体验区里探究竟
    在“教育体验区”里干什么?怎么干?当我们徜徉在一个又一个“教育体验区”,可以发现,异彩纷呈的教育体验项目,其策划和展开大致都遵循或暗合了如下原则:一是围绕本馆使命和性质策划展开;二是围绕本馆常设展陈或重要特展策划展开;三是围绕本馆及受众相关节日策划展开;四是围绕服务特殊群体彰显博物馆公益性、均等化而策划展开。其发展趋势,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分众化、菜单式特征,使不同年龄和类型的公众参与,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教育体验区”。这里推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是得到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等业内充分肯定、大力推荐的一个馆校合作主题系列品牌教育体验项目,也是入选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项目。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组建强大的开发团队,立足国家博物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面向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从认知自然入手,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律进行梳理总结,先后完成了这一创新工程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学科统筹工作。课程内容包括“说文解字”“美食美器”“服饰礼仪”“音乐辞戏”四大主题,共计32组教学内容。而其中的每一个主题、每一组内容的实施,均是在展厅活动后,回到“教育体验区”互动完成。
    再如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这也是入选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示范案例”项目。这里的教育体验项目分为“文物保护观摩类”“博物馆学程类”“传统文化类”“传统节日类”4大类共50多个项目。其中“文物保护观摩类”项目将博物馆后台业务工作与公共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博物馆学程类”“传统文化类”及“传统节日类”项目,依托河南博物院丰厚的藏品、展陈及其承载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针对参与者的不同年龄,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策划推出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体验课程,使各类参与者均能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拓展对河南博物院及其所承载的中原文化的认识,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激发自豪感和创造动力。以上4大类50多个教育体验项目滚动进行,仅2014年一年内,就累计开展体验活动664场,直接服务参与者34220人次。平均每个开放日提供教育体验项目2场以上。
    在《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优秀案例》一书中,笔者还看到了更多“教育体验区”里演绎的精彩教育品牌,如故宫博物院的“手绘龙袍”项目、内蒙古博物院的“欢乐大课堂”项目、首都博物馆的“创意课堂”项目、南京博物院的“皇帝的生日礼物”项目、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史前工厂”项目、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消失的海冰”项目、北京汽车博物馆的“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项目等等。
    未来到底怎么样
    大型龙头博物馆的一举一动,对全国博物馆未来的走向无疑最具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本就拥有一个全国最大面积的“教育体验区”,以此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从提供“教育活动”到提供“教育课程”的馆校合作常态化路径,每年接待前来参加《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的在校学生已达18万人次。最近又决定成倍扩展其“教育体验区”的空间,并计划细分为10个以上的独立区域,以便同时容纳更多的在校青少年学生前来常态化的上课,他们依据馆藏结合学校学习内容编制的教材,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销售26000余册,购买人群已遍布全国17个省,同时还有部分来自海外的华人华侨购买此书,用于向子女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还录制总计106课时的样课,用于指导购买使用教材者。教材的畅销使国博“教育体验区”的影响力冲出了围墙,走向了世界。
    与国博相比,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的探索可谓是另辟蹊径,别有洞天。该历史教室于2009年启用后,多彩的博物馆教育体验项目深深吸引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在开放日天天爆棚,前四年平均每年开展活动600余次也远未能满足学生的参与需求。面对发展瓶颈,河南博物院自2014年起用“融合式发展”思维开创了历史教室“连锁化”发展的新局面。他们主动寻求与教育部门和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大胆借鉴“连锁经营”的商业模式,对历史教室进行公益性复制、连锁式推广,让历史教室落户到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使历史教室的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历史教室已先后落户河南省少儿图书馆、郑州四中、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中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分校邀请河南博物院前往建立历史教室。据悉,河南博物院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分批为历史教室各连锁落地单位和其他博物馆的“教育体验区”提供统一的“教育资源包”,并已着手打造“互联网+”模式,为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室插上远程、同步教育的翅膀。
    未来“教育体验区”必将得到国内博物馆决策者们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体验区”必将在创新发展中培育出更多的博物馆教育品牌,使博物馆教育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公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