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片方位: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处高度:海拔约1493米 塔儿山又叫崇山 中华网阳泉讯:1998年,我曾应襄汾县政府之邀,以丁村遗址、陶寺遗址为主题内容,为其策划了具有县域文化领航意义的文化产品《丁村人》,并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襄汾人士任建新先生作了封面题字。由此对襄汾在地域文化上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记忆中,关于襄汾的塔儿山只知与抗日战争有关。作为晋南战场的重要战略高地,谁占领了塔儿山,谁就控制了襄陵河东地区,就控制了同蒲铁路和太风公路。所以,对此山的概念一直停留在它是一座英雄之山的印象里。考虑到三晋山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同属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山,已有阳泉的狮脑山,所以塔儿山并未在列。殊不知,塔儿山历史上曾叫“崇山”。去年,我再次拜访丁村民俗博物馆原馆长陶富海先生时,经陶先生介绍,才恍然大悟。崇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国君墓葬地,形成国家雏形的“陶寺”就在崇山脚下。此地不但是中国之源,帝尧之都,更是唐尧时期观天象、定四季节令的始发地。 尧把崇山作为祭祀之山 崇山,一个探访国家文明起源的所在。崇山属太行山支脉。历史上的崇山又名卧龙山、唐山、汤山、大尖山、狄山,《山海经》保留了崇山这个最原始的称呼。登崇山望远,可见襄汾、临汾、浮山、翼城、曲沃,如画卷舒展,尽收眼底。崇山的历史地位来源于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早期的尧掌握了最先进的烧陶技术,或者说尧比其他部落演变进化得更快,具备了更强的生存与扩张的能力。“尧”由“陶”的谐音而来,是物质上的认同;二是后期的尧确立了崇山作为部落之神祭祀之山,被四方所敬仰,是精神上的认同。在《说文》中,尧的字义是:堯,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白虎通·号》云:“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国语·周语上》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可见,尧是从祭祀崇山而服天下的。山是族的标志,立了山头之后,才算是立足,并被周边认可。《山海经》记述了二百四十七座山的方位及其河川流向和物产,包括对山川之神的祭祀方式。可见,当时能够被彼此确认的部落至少有两百多个。当时的统治方式主要靠巫术。《通典》卷四十六《山川》说“黄帝祭于山川,与为多焉”。《书·舜典》说舜“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书·禹贡》说禹“奠高山大川”。尧也不例外,定都与定祭祀之山同步而行,同等重要。东来之君的尧穿越太行山,在晋东南多处留下行宫,后人以此怀念,皆称尧都。此后,尧便在崇山、丹子山以南至浍河以北的这块平原上结束了漂移生活,并建唐都,为后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尧选择崇山作为祭祀之山,世代相传下去,都将墓葬安置在都城之西,崇山之南。所以,郭璞注《山海经》说:“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嚳葬于阴。”《帝王世纪》曰:“尧葬狄山之阳,名崇山。” 崇山宝塔毁于地震,知府决定重建 寒冬时节,我只身前往崇山。经赵曲、大邓,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着,路面坑洼不平,晃动的人左摇右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一个三岔口,汽车已不能再前行。于是徒步而上,七级宝塔已映入眼帘。崇山宝塔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三百多年,高20.08米,塔身七级,分三部分组成,顶部圆形代表天,底部方形代表地,中部呈八卦形。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谓天圆地方中八卦,巍巍屹立在崇山主峰之巅。一塔雄踞,五县在望,群山簇拥,八方仰观。宝塔在清康熙年曾大规模维修过,距今已三百余年。此后因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半壁残缺。1998年,当地政府又进行了重修。现在看到的修复的宝塔,造型优美,巍峨壮观。记得翻阅乾隆《平阳府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两百多年前关于崇山宝塔的一件趣事。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大地震时,崇山山巅的宝塔竟被震倒。震后40年,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春天,平阳府知府章廷珪决定重建新塔,于是邀约临汾、襄陵、曲沃、翼城知县及四县绅士,会集崇山山巅普救寺,现场募捐建塔之资。到了那天,四县官员、绅士近百人齐到场,章知府阐述了建塔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集资捐款,共襄盛事,并与四位知县各作赋一首助兴,当场朗诵,博得满场喝彩。一场捐款集会,尽欢而散。章知府乃浙江绍兴人,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大概嫌曲沃、翼城两知县的作品不足流传后世,于是,第二年修《平阳府志》时,就只收录了他及临汾、襄陵三位的赋。在章廷珪“树碑立传”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这段轶闻趣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