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出土的龙盘代表帝尧“国家意志” 站在宝塔前极目远眺,层层梯田,袅袅炊烟,在这鳞次栉比阡陌相连的点点村落里,就有被誉为“尧墟”的陶寺,一个早期社会形态的“文明古国”。陶寺遗址的发掘、古观象台的再现、定四季节令的考证、体现中原地区最早龙图腾(彩绘龙盘)的出土,使得这片土地神圣而美丽。尤其是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被视为帝尧时期陶寺文化的标志,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成了凝聚民族精神的象征,被看成是“国家职能趋于完备的体现”。在这块宝地上,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把崇山这座埋葬帝尧父子的神山叫“卧龙山”,并把它作为心灵的神圣寄托去顶礼膜拜,瞻仰祭祷,甚至死了以后,埋葬的方向也要“头枕塔儿山,脚蹬汾河湾”。崇山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华夏文化的源流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一座古老的崇山,一个久远的国都,城与墟承载了过去与现在,山和水又泽被着后世千秋。 临汾山片段 霍山方位:霍州西去20公里处高度:海拔约2346米霍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处于太岳山脉南端,绵延上百公里。如果时光回溯到唐以前,霍山甚至可与“五岳”齐名天下。中国古人对于山水的观念,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上古之人不会去“征服”某个山峰,而会顶礼膜拜,以祭祀或瞻仰的形式表达对山的崇敬。中国古代或唐以前,对于高山广水的祭祀可概括为“岳镇海渎”。其中,岳镇祭祀在国家祀典中最为重要,岳(镇)由此成为皇(王)权和国家社稷的象征。“五岳”为“天”的代表,是仁德和尊严的象征;“五镇”是“地”的标志,是国土和统治的化身。典籍记录,尧帝时期,霍山雄踞五镇名山之首,商以后始号中镇。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册封为中镇,迄今历时一千四百年。五镇者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克难坡方位:吉县县城西北30公里处,与壶口瀑布相邻高度:海拔约1573米克难坡既无岳之巍峨,也无山之俊秀,实为黄河壶口东岸的一座山梁。“望河亭”是克难坡后山建有的一座石亭,名字是阎锡山起的。亭前石柱上有阎锡山亲书的对联,左联为“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阅不尽千古英雄人物”;右联为“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横批是“北天一柱”。站在望河亭前远眺,崇山峻岭和滔滔黄河尽收眼底。在习习山风中,再回望克难坡四周山梁,才感到此地非寻常之处,实为“风水宝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