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对长城所使用的称谓多有不同。长城使用过的名称中,有些是多朝代通用,有些仅在某一朝代使用;有些在长城所经过的全部地域都有使用,有些仅在某一地域使用。对此,一些学者曾进行过一些局部的总结。 众多不同或相近的长城称谓,彼此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变迁或演变关系,但在一些时期还是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的统治者心态之迥异。将符合长城定义的军事防御工程,都界定为属于长城范畴,其常见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 “长城”作为通用称谓,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如《管子》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历史文献记载春秋齐长城,除有文字文献之外还有青铜器骉羌钟上的铭文:“唯廿有再祀,骉羌作伐,厥辟韩宗击。率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 “方城”是长城的一个特殊称谓,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长城被称为“方城”。 《春秋左传注》中记载: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在楚文化研究中,“楚方城”不仅是讲楚国修建的防御体系,还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在各种典籍记载中,“楚方城”具体所指有以下四种涵义:第一个是楚长城的代称。《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第二指楚国关隘名,即方城塞。《吕氏春秋》中明确地将方城与句注、居庸等关塞相提并论:“何谓九塞?曰: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第三是城邑,即方城邑。《水经注》中记载:“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第四为山名,即方城山。《荀子》分析楚国的山川形式说:“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杨倞注中说:“方城,楚北界山名也。”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设专章论述了楚方城即为楚长城。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楚长城在楚国军事、建筑、历史地理,乃至中国长城史上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楚。随着学术界对楚长城的广泛关注与全面研究,被称为“楚方城”的楚长城,已经被长城研究领域广泛接受。 齐国最初的长城,很可能是利用济水的堤防再筑墙连接山脉而成,史称“钜防”。齐国到底何时筑起长城钜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根据学者们的分析推断,齐国修筑钜防的时间,很可能是在公元前555年。在此之前的几年,齐国一直在侵讨鲁国,先后取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围成(今山东宁阻北)、围桃(今山东汶上东北),并直逼鲁国都城曲阜。《战国策·秦策一》:“长城、钜防 ,足以为塞。”一本作“钜坊”。 鲍彪注:“《苏秦传》注:‘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后志》注:‘防门即钜防。’”《史记·苏秦列传》:“虽有长城、钜防,恶足以为塞。” 裴駰 集解引徐广曰:“济北卢县有防门,又有长城东至海。” 用“堑”“城堑”“墙堑”表示长城,很多的朝代都使用过。狭义的“堑”指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广义使用也曾代指长城。《史记》记载:“堑洛。城重泉。”指的是秦简公六年(前409)沿洛水修长城。蒙恬曾说:“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明史》记载:“寇扼于墙堑,散漫不得出。” “塞”“塞垣”“塞围”,也常用来表示长城。“塞”,指古代边境上的险要地段,古时常建关于塞,一稽查行旅,称为关塞。但在秦汉及之后的个别时期,又曾指代长城。如《史记》记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说:“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记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历史文献中也有将“长城”与“塞”“亭障”“障塞”等词合称来指代长城。如《晋书》记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史记》记载:“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通典》记载:密云郡“东北到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界壕”“壕堑”是金长城专用名词,如《金史》的“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参知政事宗叙请置沿边壕堑。”“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都是对金修建长城防御体系的记载。 “边墙”与“边垣”是明代使用的长城称谓。明代是修建长城最多的王朝,但基本上没有使用长城一词。明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沿长城置九镇,称为九边,并称长城为边墙。如《明史》记载:“请修筑宣、大边墙千余里。”“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代兵部辑、由兵部尚书主持编纂的记录长城修建和戍守的文献,也称长城为九边。 长城沿线各地对长城还有一些其他的称谓。如,许成、马建军的《宁夏古长城》记载,宁夏民间将黄土夯筑的长城墩台称为“长城蛋蛋”。长城沿线的村民常将明以前的长城称为“土龙”、“黑土龙”或“黑地龙”等。少数民族语言中,也有对长城的专门称谓。长期在内蒙古从事沙漠考古工作的景爱,在《长城》一书中称“乌尔科”在蒙语中就专指城墙、长城。 (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