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关键之年。为按时完成国家普查办的工作要求,四川省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于7月21日至8月10日,分三个组分别对绵阳、巴中、广元、乐山、攀枝花、凉山州、泸州、自贡、宜宾和眉山10个市州进行了实地督导。通过督导,了解了全省普查进度及信息采集中的普遍性问题,掌握了相关市州普查工作的具体困难和症结,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提速、提质的整改措施。初步统计,此次督导集中审核信息数据14天次,抽查数据47070条,修改完善信息16770条,发出书面督导函1件。回顾此次督导行动,有如下体会,与同行共勉。 督导概况 一、精心制定方案 此次督导是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文物数据采集冲刺阶段,带着问题而开展的一次深入督查。督查前,省普查办做了充分准备,梳理出了各市州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对调查阶段文物申报数与普查平台文物申报数差距较大的、平台信息登录数与申报文物数差距较大的市州进行排位,列出排位靠后的10个市州,制定督导方案印发相关市州,做到了问题督导,明白督查。 二、务实深入督查 省普查办集中业务骨干并从市州抽选业务精英30人次,编排成三个组,分3批深入市州普查一线。针对带去的问题,通过查看电脑内采集的信息数据、核对藏品登记总账和分类账、实查文物库房文物数量等方式,一一核查,一一核对,一一登记,并听取被督导单位对问题的理解和解释。督导人员对电脑数据进行了拉网式逐项、逐条审核,对文物数量减少的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对自报离线数据数量的真实性进行核对,个别涉及区市县的文物数量问题,及时延伸到区市县,实地核实。核查结束后及时与被督导单位沟通,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通过查实情、支实招、提实效,实现了解难题、推进度、保质量的普查督导工作目标。 三、精准查找问题 普查进度滞后、质量不高是这次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此外,还有个别市州未严格执行普查规范,将自认为品相不好、价值不高的已入账藏品排除在普查之外,擅自缩小普查文物范围。人为虚报进度也是问题之一。部分市州为达到工作进度,人为加大或虚报离线数据,致使省普查办未能准确掌握全省普查工作的真实进度。 四、把脉对症处方 加强政策引导。针对人为缩小普查范围的,督导组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国家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和目的。某市一博物馆调查阶段申报文物8000件/套,平台申报数仅为430件/套。督导组实地核查后发现,减少的藏品绝大多数是该馆征集到的与博物馆展陈有关的照片,应属于普查范围内的实物资料。经与该馆多次沟通,目前该馆已将其藏品全面列入了普查范围进行信息采集。 规范普查范围。督导查明,部分市州调查阶段和平台申报数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次上报文物数量使用指标口径不一(分别使用文物实际计数和传统计数)、擅自减少文物数量、人为缩小普查范围等。针对这些情况,督导组及时与被督导单位座谈,实地查看文物等,指导相关单位按照普查规范明确普查文物范围,达到了“应普尽普”要求。 现场及时修改。对督导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督导组按照普查登录规范要求,及时指导当地普查员现场修改离线数据,做到了一般问题不过夜。初步统计,此次督导,共计抽查数据47070条,指导各地普查员修改完善信息16770条。 限时全面整改。对在全国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数据较多,但错误率高的个别市州,督导组采取限时线下修改的办法,经县、市普查办线下审核合格后,由省普查办汇集离线数据,直接带至国家文物局信息咨询中心将数据重新导入,避免普查工作受网络不畅的牵制。 集中业务指导。部分市州文物数据采集已全面完成,督导组便采取派出技术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数据进行集中修改的方式,一次审核通过。 书面强力督导。针对个别问题突出、整改行动迟缓的普查单位,省普查办及时下达了书面督导函,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时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