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基本改善。而我们的文化环境依然存在着地区、城乡间的差距,尤其在人才结构、基础设施、文化形式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导致一些落后地区、边远乡村的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单调、匮乏 。大力发展基层文博事业,是丰富基层民众特别是落后地区、边远乡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我国基层文化环境的重要抓手。 我国现阶段的基层文博事业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就人才结构而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专业力量严重不足;从基础设施而言,办公条件、安保设施、馆舍建设等需要不断完善;从服务形式上,静态展陈多于流动服务,单向传播多于体验互动。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优势互补、巧借外力的方式,来弥补基层文博事业发展的短板。 一、借力高校实习实践,提升基层文博人才素质 文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关系到广大基层文博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校生实习实践可以说是每一个高校的“必修课”。学生需要在实习实践中检验专业学习水平,促进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前期基础;高校也希望通过学生实习实践,建立与潜在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联系,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在现有编制、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广大基层文博机构可主动与开设文博专业的高校建立在校生实习实践合作机制,把在校大学生充实到单位文博队伍中来。实习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但实习生可以将所学文博专业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带到单位中来,在职人员于无形中也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更好的服务本职工作。同时,基层文博机构也可以在合作机制框架下推荐在职人员到相关高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脱产学习,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当然,也可在省、市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层面上建立面向全省、全市基层文博机构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合作机制,并采取“单位申请、高校选派、定点分配”的方式予以实施。 二、借力广大人民群众,全力确保文博单位安全 一些文博单位,尤其是散落在广大乡间田野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普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遭致人为破坏、自然损毁的安全隐患较大。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损坏无法挽回。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创造者和享有者,也理应成为广大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基层文博机构可构建文物安全奖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文博单位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文物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源头上做到文物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还可设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文物保护募捐基金,重点面向当地知名企业,政府可采取颁发荣誉、减免税收等措施予以鼓励,所募资金可用于各文博单位完善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等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和日常的保养维护工作。文化遗产具有点多面广、相对分散的特点,借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文博机构人员较少、资金短缺的不足,并可有效确保各文博单位的安全与稳定。 三、借力基层文化场馆,惠及基层人民群众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层文博工作者理应更加关注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和被边缘化的人群。基层文博机构可以积极利用“乡镇文化馆”“农家书屋”等现有文化设施,把文博事业宣传阵地建在基层群众家门口,把博物馆陈列展览设在普通百姓身边。基层文博工作者可在“乡镇文化馆”“农家书屋”中举办反映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时代精神的临时展览,也可以放映融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层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博音像作品,以吸引当地人民群众前来参观,让文博工作融入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我们应依托基层文化场馆、农家书屋等场馆工作人员,着重做好调查反馈工作,精准获悉基层民众的需求和期待,并根据反馈信息改进完善展览内容和形式,选择更适合基层审美需要的文博音像作品,更好的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四、借力流动陈列展览,服务基层人民群众 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大多数建立在大中城市,广大基层,尤其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的基层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很难走进博物馆,享受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没有基层民众的参与体验,我们就不能说完全实现了文博工作的公益性属性。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在推进文博事业的公益性、便利性、公平性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如四川博物院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把博物馆文化送进了校园、营房、社区,也带到了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在一些较为发达地区的基层博物馆也有类似的尝试,如近期浏阳市博物馆开辟了“浏阳市流动博物馆”,把流动的陈列展览送到了乡镇,送到了学校。但多数基层文博机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即使有此想法,也很难实施下去。因此,国家可在文化惠民项目中,设立面向基层的流动文博服务项目,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扶,并倾斜照顾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