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社会各阶层、团体纷纷发动抵抗纳粹政权的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市民—军人抵抗集团发动的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被认为是德国抵抗运动的唯一象征。事实上,德国共产党曾经领导了本国规模最大的抵抗运动,为动摇纳粹的反动独裁统治,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德共抵抗运动的第一阶段是从纳粹1933年初上台到1938年夏的苏台德危机。1933年1月30日,德共获悉希特勒即将上台的消息后,当即表达了坚决反对的态度,指出希特勒内阁是“对德国工人阶级最残酷、最赤裸裸的宣战”,并号召全国各条战线、各个组织的工人群众“立刻开始全国总罢工,反抗法西斯独裁”。希特勒上台后,迅速建立了恐怖独裁统治。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德国共产党领导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抵抗斗争。 至1934年,柏林地区的共产党仍保持着庞大的地下组织网络。它拥有一个领导机构,下辖29个区县、363个街道、69家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不仅如此,共产党还领导着该地区的共青团组织,以及拥有4500名会员的各类工人体育运动协会。以柏林为中心,德国各地的共产党人开展了最为积极、主动的抵抗活动:他们有的抛撒传单,揭露纳粹的黑暗统治;有的毁坏机器,破坏纳粹的军备生产;有的向苏联提供秘密情报等。根据盖世太保1937年的秘密统计材料,这一年纳粹当局共起获“非法”政治煽动宣传品927430份,其中70%是德共印制、散发的宣传材料。德共的抵抗有力地动摇了纳粹的反动独裁统治。 纳粹视德共为眼中钉、肉中刺,采取了残酷镇压、无情打击的措施,妄图根除共产党,德共因此蒙受了最为巨大、惨重的损失。以1938年的情况为例,9月份,纳粹当局共抓捕了611名反纳粹人士,其中共产党人占53%,社会民主党人占7%;10月份,纳粹抓获了1630名反纳粹人士,其中共产党人占41%,社会民主党人占5%。在整个纳粹统治期间,大约有15万德国共产党人被捕,约占1932年德共党员总数的一半,约2万名左右的德共党员被杀害,占德国所有被纳粹杀害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半数以上。 除了以德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抵抗运动外,这一时期还存在着资产阶级市民—军人精英和基督教会的抵抗活动,但无论是从立场的坚定性,还是从组织的规模,或从行动的影响来看,都无法与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等量齐观。市民—军人的抵抗活动尚处萌芽阶段,仅仅对纳粹政权发出了微弱的不满声音。 德共抵抗运动的第二阶段是从1938年夏纳粹准备吞并捷克苏台德地区,到1943年初纳粹在斯大林格勒战败。这一时期德国各地共产党人纷纷成立了独立的抵抗小组,他们彼此呼应、相互扶持,开展了持久的抵抗斗争。其中较著名、影响较大的有:柏林的罗伯特·乌利希领导的抵抗小组,鲁尔区的乔治·莱希莱特领导的抵抗小组,莱比锡的格奥尔格·舒曼领导的抵抗小组,汉堡的弗兰茨·雅各布领导的抵抗小组,图林根州的奥多尔·诺依鲍尔和马格努斯·波泽领导的抵抗小组等。这些抵抗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抵抗活动。例如,柏林的罗伯特·乌利希小组在德国通用公司、西门子公司等22家大型企业中建立了反法西斯地下支队。又如,柏林的泽夫科-雅各布-贝斯特莱因小组同军队中的反法西斯分子建立了联系,策反德军军官,鼓励他们向苏联投诚。再如,柏林的赫伯特·鲍姆工人小组对纳粹进行了火攻的行动。1942年5月,纳粹在柏林的皇家花园举办了题为“苏联天堂”的反苏宣传展览,该小组纵火焚烧了展览场地。 与此同时,市民—军人的抵抗集团也悄然发展起来,在组织上出现了若干小团体,思想上则呈现出反议会民主的保守主义特征。他们的抵抗活动仍处在密谋发酵的阶段。 德共抵抗运动的第三阶段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一直到纳粹帝国的彻底灭亡。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联红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流亡中的德共中央也更加活跃起来,德共抵抗运动的重心和亮点也随之发生了转移。1943年7月12日-13日,在德共中央委员会的倡导下,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于莫斯科近郊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成立。这是第一个由德共领导的、全德范围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组织。委员会发布了《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告国防军和德国人民的宣言》,提出了“反对希特勒的战争”“立刻实现和平”“建立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等一系列大快人心的口号。委员会拥有自己的机关报《自由德国》,还设立了“自由德国”广播电台,一日多次地进行宣传广播。在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的强大思想攻势下,到1945年初,共有4000多名德军官兵反戈一击,加入到反法西斯阵营中来,其中包括1名元帅、51名将军、40名上校、约150名少校和约400名上尉等。德共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一时期,市民—军人的抵抗活动也走向高潮,他们刺杀希特勒,制造了震惊世界的“7·20”事件,最后政变以失败告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德国共产党是德国抵抗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共与市民—军人抵抗集团一道,都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应有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强调德共的历史贡献不是要夸大、拔高德共的抵抗斗争,而是要反对西方社会有选择的记忆和历史认识中的虚无主义。具体地讲,就是把市民—军人精英分子发动的“7·20”政变,打造成德国抵抗运动的唯一历史记忆符号。同时错误地认为,德共的抵抗斗争完全是虚构、捏造出来的,德共的抵抗仅存在于战后民主德国的政治宣传中,是革命文学吹嘘出来的历史泡沫,是革命雕塑堆砌出来的历史假象。这无疑抹杀、诋毁了德共的抵抗运动。我们认为,应该超越冷战思维,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包括德共在内的各派抵抗力量。只有这样,世界上的和平力量才能更好地团结、联合在一起,才能战胜大家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主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