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面向更广大的读书群 本书定位为“话说”丝绸之路,显然是要面向更广大的读书群,因此采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图版的篇幅几乎与文字的篇幅相等。由于不是所有文字叙述的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形象资料留存下来,所以本书并不是采用图版与文字完全对应的方式,而是在一个篇题下,各自有自己的叙述逻辑,用图、文两种方式来叙述同样的主题。比如语言文字的传播离不开胡人,作者除了用丝路出土各种文字的钱币来说明问题外,还给出陶俑、瓷瓶上的胡人形象;在谈到饮食风俗的传播时,除给出伊斯兰工笔画所绘各国人士宴饮场景外,还展现了当代哈萨克、吉尔吉斯族的传统食品图像,以及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斋饭素食。在海路讲到船舶、瓷器等方面时,更是给读者丰富多彩的图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出土唐代舞女俑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最早的世界地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这些图像是作者多年观察、收集的结果,有些图片并不常见于此前出版的丝绸之路图书当中;有些虽然是我们知道的图像,但经过作者的编组,把一些图片放到一起,得到一种绝佳的阅读观感。比如131页上罗马时代马赛克拼出的菲尼基地中海货船图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金代海舶纹菱花铜镜;又如152-153页同一阅读页面上的古罗马美娜德身着丝绸外衣壁画与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唐代伏羲女娲绢画,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作为一本“话说”类型的图书,作者照顾到更广大读者群的兴趣,在某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铺陈,比如引入中国的各种外来物种葡萄、花生、菠菜、马铃薯、花生、玉米、烟草、向日葵等迄今日常生活中完全离不开的作物品种,还有生活富裕起来后许多人关注的珠宝,如青金石、玛瑙,对于元代以后进入中国的撇阿剂(褐红色宝石)、昔剌泥(锡兰宝石)、苦木兰(蓝晶)、助把避(优质绿宝石)、助木剌(祖母绿)、猫晴(猫儿晴)等,还有各种香料,如苏合香、没药、安息香、乳香等,都有详细的解说。 虽然这是一本用通俗的笔法全面讲述丝绸之路的书,作为研究中外关系史专家的作者,仍然在某些部分,勾勒丝路历史中为人忽略的一些地方,有时不惜笔墨,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比如作者在讲述草原丝绸之路时,把这条道路上的一系列城镇作为一个单元略微详细地加以叙述,使得过去印象中就只是“草原”的这条丝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作者还用相当多的篇幅,从杜环《经行记》提到的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被俘的京兆画匠樊淑、刘泚说起,一步步展示了中亚、西亚伊斯兰细密画所受中国绘画的影响,包括构图、样式、空间观念、书法用笔等方面,如何表现出来自中国的审美观念,再配以若干插图,无疑给中国读者很深的印象。 名家手笔,很早就关注丝绸之路研究的学者 在很长时期里,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者普遍不愿意撰写通俗读物,而好的通俗读物必然出自名家手笔。本书的作者刘迎胜教授,正是一位中外关系史、特别是蒙元时代东西交往史研究的巨匠。他是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心之一南京大学的教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等,曾经在德国、英国、以色列的著名东方学中心,如哥廷根大学突厥学与中亚学研究所、班贝格大学东方学系伊朗语研究室、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院从事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非常活跃。他的著作包括《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1994年)、《察合台汗国史》(2006年)、《〈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2008年)《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2011年)、《蒙古帝国与13-15世纪的世界》(2013年)、《华言与蕃音:中古时代后期东西交流的语言桥梁》(2013年)。 刘迎胜教授很早就关注丝绸之路的研究,并且是中国学者中较早出国考察陆海丝绸之路的学者。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为期十年的“丝绸之路考察”计划,组织各国学者分阶段考察丝路。刘迎胜作为中国的代表,1990年10月至1991年2月,参加从意大利威尼斯到中国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1991年春夏之际,又参加了穿越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1992年7、8月间,再次参加了以蒙古国为中心的“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考察,并被推举为部分段落的国际考察队副队长和队长;其间与各国丝路专家有着广泛的交流。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他在1995年11月同时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草原卷》两本专著中,系统阐述了以海上、草原为主的丝绸之路的方方面面,迄今仍然是中文丝绸之路图书中最可信赖的著作。2014年9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曾将两书合并为一册,题为《丝绸之路》重新出版,省去了原书的一些彩版和地图,殊为可惜。《话说丝绸之路》的读者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继续阅读的话,上面这三部著作仍然是你们的最好选择。(作者:荣新江 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