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抓住丝路上的文化符号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化报 肖云儒 参加讨论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冷不丁会发现一些文化符号,像精神路标那样标记着人类文明在交流中形成的相似性和共同性,尤其是民间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文化符号,更让你生出一种贴近和温馨,就像你在别人家里看到了和你家一样的家居摆设。
    两年前,我随“丝路万里行”车队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在列基斯坦广场经学院楼下的一个旅游品商店,见到过三件一套的陶制工艺品,一个是中国貔貅、一个是中亚骆驼、一个是印度大象,当即眼前一亮,心里有根弦咚地被敲响:那不是中华文化、中亚文化、印度天竺文化三大文化在古丝路上交流、互融的一个信息和物证吗?当即与凤凰卫视的记者在摄像机前做了一段现场解读。
    两年后,我们的车队又来到列基斯坦广场经学院。一下车我就去寻找这三个久别的朋友,果然又看到了站在一起的这哥儿仨!但已不是上次的那种,而是另一种规格的另一批产品,色彩较深,造型也略有区别,即刻花三十美金买下。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格斯杜温陶艺厂。在展厅中竟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中国龙:三头的、舞成三折的、卷成圈式的、昂首翱翔的,还有一群中亚人在龙上骑成一个圆圈,咧着嘴高兴地笑着。我从各个角度将它们一一拍下来,久久不忍离去。陪我们的当地陶艺家阿不杜拉笑着说,它们来自你家乡,中国龙!我也笑起来,一股热流在笑容中传递。
    这些有关丝路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在丝路上传播的工艺品,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三大文明在丝路的交流早就是历史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化为当下行为和活态记忆。也说明世界古文明的这种交流,正在进入当今市场,具有了市场价值。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厂家持续地在生产着呢?
    下午五时,到达《天方夜谭》著名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乡布哈拉。没进宾馆便在门前的广场上看见了骑着小毛驴的阿凡提塑像。哈——阿凡提,又一个丝路文化符号。
    在丝路上,这位头戴小花帽、骑着小毛驴,走到哪里把笑声带到哪里的小老头阿凡提,几乎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从我国新疆一直到中亚、中东和土耳其,这位民间智者简直家喻户晓,只是称呼有所变化而已,在中国他叫阿凡提,在乌兹别克、哈萨克一带他叫纳斯尔丁·阿凡提, 在高加索、伊朗一带他叫毛拉·纳斯尔丁,而到了土耳其,他又叫纳斯尔丁·霍加。“霍加”“阿凡提”都源于突厥语:指导师、先生、有学问的人。“毛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主人、保护者的意思。
    我知道,这位民族达人出生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达甫盖村,那里有阿凡提故居,石碑上介绍他活了九十九岁。我国还先后用汉、维、蒙、哈、藏五种文字出版了《阿凡提故事》。
    而据说早在十六世纪末,土耳其著名作家拉米依就把阿凡提的笑话整理成《趣闻》一书出版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阿塞拜疆的巴库、大不里士,也发现了阿凡提的游历故事。怪不得这可爱的小老头被誉为“世界民间艺术形象的顶尖级人物”。
    两年前,我还参观过土耳其安卡拉附近的阿凡提墓。据说这墓地是根据阿凡提最后一个笑话设计的。坟墓悬空建在四根柱子上。柱子四周没有围墙,可以随便出入,却在大门上锁了一把锁。阿凡提智慧地暗示来人:朋友,理解我的人,请自由出入和我对话吧;不懂得我的人,永远别想打开我这把锁。百分之百的阿凡提风格!
    阿凡提不竭的生命力,反映了底层老百姓在改善生存状况的奋争中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那是以弱势制胜强权、以反讽制胜说教的独特的民间智慧,是以文化智慧取胜的独辟蹊径。
    丝路上还有更高端更精英的文化符号,那便是纸,中国纸,蔡伦纸。纸张的传播是古丝路贡献给人类的一项重大的文化功绩。唐玄宗时,安西都护使高仙芝的部队与大食国的突厥部队有过一场大战,战场就在撒拉尔罕东北方向的怛拉兹(现属哈萨克斯坦)。这可能是强盛的大唐遭遇的第一次大败仗。唐军败溃,一些随军造纸工匠被俘。这些工匠留在了中亚的土地上,五六十年后,大食国出现了自己的造纸作坊。
    中亚对中国纸进行了中转传递和再创造。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以“撒马尔罕纸”的名称,经由中东和土耳其,将中国纸传播到了欧洲。先是南欧地中海沿岸,再扩展到全欧,逐步替代了那里的羊皮纸,极大地节约了文化交流成本,加快了传播速度。其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前夜,马克思曾指出,中国纸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这样的文化符号很多很多,不但沉淀于历史之中,也会不断在今天和今后陆续地发生,一批又一批成为丝路文化新的热词和新的景观。四百多年前居住于撒马尔罕的撒拉尔族的一部分,由中亚楚河东迁至中国黄河,传承繁衍成了今天中国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百四十年前中国回族的一部分由黄河西迁楚河,在中亚几国落地生根,形成了那里的东干族——这些为人乐道的民族迁徙的历史,由于一带一路的兴盛正在由过去时转化为现在时。今天这两个民族都在热心地为一带一路打前站、效实力。
    七八百年前,花拉子模人截断大月氏,而使这个部落向南流徙,最后在次大陆湮灭于苍茫岁月之中。今天,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考古研究人员正在撒马尔罕一带寻找大月氏的脚印,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此地时专门会见了两国的考古队。“大月氏”也便日渐进入当下舆论的视野,成为融通现代丝路的一个热词,一个新的文化符号。
    寻找丝路上更多的文化符号、文化细节,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精神路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