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 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以儿童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走入了博物馆。据资料显示,近两年上海博物馆儿童观众的参观数量以每年8%~12%比例提升,其中7-8 月的暑期档与各季的国定假日为儿童参观量的最高峰,分别占全年参观量的30%和12%左右。大量的幼童走进了博物馆,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教育机构与场所,以其直观、形象、真实的藏品展示方式和蕴含有艺术、人文、科学的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然而,当我们在为博物馆能够吸引那么多小观众欣慰时,我们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妈妈,这是什么?这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特别是在青铜馆里,布满云雷纹、饕餮纹的青铜器,孩子们看不懂,甚至害怕。他们不了解这神秘器物背后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揭示神秘的外纱,让孩子们了解青铜器“萌”的一面,以及它内在的深意和美感,使他们体会到沉积了历史的独特魅力。 如何在“玩中学,学中玩”,如何将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传承下去?基于此目的,《带回家的博物馆》系列丛书第一辑《青铜国》问世了。 《青铜国》是一本绘本,而不是图画书 “绘本”的概念是近几年才逐步走进公众视野的。“绘本”一词是从日语中被直接借用而来的。“绘”是绘画,“本”是书。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绘本是一套“文字+图画”的双重言语系统,文字和图画都承担着叙述故事的任务。从而使儿童在阅读时,一方面会发现画面并不断地制造出惊喜;另一方面也会唤起自身的意念,使阅读成为一种游戏和娱乐,让儿童真正地浸润其中。我们常见的普通图画书,虽然有图有文,画面也十分有趣,但是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书中的画面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在《青铜国》这本绘本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文字和图画的双重言语功能,体现了这本绘本的生动性、形象性、场景性和教育性。 让孩子动起来,变接受答案为寻找答案 虽说博物馆是孩子的第二课堂,但在这个课堂里怎样去学、如何去学这些问题往往困惑着我们。在我们的脑海里,博物馆陈列的青铜器都是冷冷的,严肃且威武。“这些青铜器是干什么的?派什么用处的呢?”我们只能从简单的说明牌中略知一二,当然还有很多生涩的字不认识。作者在这本书里设计了一个个有着大眼睛、小眼珠、细长身体却神色迥异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天真又拙朴,就像拥有神秘力量的原始人,他们带领着小朋友来到了青铜王国挖掘宝藏。在这个王国里,小朋友看到了盛着肉的鼎,蒸着饭的甗,倒满酒的爵…….并且在小人儿的指引下找到了豆、鬲等青铜器。在与这些小人儿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寻找、观察、学习、合作,孩子成为了博物馆学习的主体,孩子们动起来,改变了传统讲解教育模式下的接受答案为主动寻找答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让孩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用孩子语言讲故事,设置场景使文物活起来 目前,市面上的绘本70%左右来自国外,为什么它们更受欢迎?因为它们在表达人生道理时,读起来更轻松、易于接受。而我们中国的绘本说教味太重,缺乏故事性,孩子当然不爱看。《青铜国》这本绘本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打开绘本第一页,青铜国的大门赫然敞开,一首顺口溜“一个人在煮粥,两个人在蒸饭,三个人在炖肉,四个人在嘴馋…….六个人饿着肚子排排站……十个人醉的四脚朝天。”带着小朋友从一数到十,青铜器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就能了然于胸。画面中一个个小人儿在烧火、用谷米、猪肉、干果做饭烧菜,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小人儿还不忘与小猪嬉戏玩耍,四脚朝天,一派天真。只见那鼎、鬲、甗、豆、敦轮番登场,仿佛带小朋友置身于那个热闹的场景中,诙谐的文字和插画,能够立刻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在这里,孩子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跟进,语言描述带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将已有的经验和故事形象汇聚在一起,带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而这图景的背后,即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在故事的情景创设中,博物馆教育传达在儿童心里收到最好成效。 鲜艳的色彩博取孩子们的眼球,专家的参与使其具有权威性 《青铜国》绘本主要针对的是6 岁左右的幼儿及小学低幼年级学生。这个阶段正是不同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巅峰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适当的选用一些大胆明亮的色彩,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能培养孩子对颜色的敏锐性。因此,《青铜国》绘本在色彩运用上花了一番心思。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全部选取单纯、明亮的黄色,用于赋彩,以还原青铜时代的色彩,以呼应青铜的本名“吉金”。另外,上海博物馆专家团队的共同参与,使此绘本具有权威性。书中,对于一些连专家也无法确定的说法做出了诚实的说明,例如青铜器“铺”在古时候所盛的食物并未确定,各方尚有争议,尚无定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新近修复完毕、尚未与观众见面的鸮卣与豕卣,将出现在这本书中。 让家长动起来,做孩子的引路人 我们始终强调,要在抓住孩子兴趣点的同时,吸引家长。让家长动起来,成为孩子了解博物馆的引路人。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因为目前博物馆儿童教育面临的形式,不是孩子选择博物馆,而是家长选择博物馆。我们在博物馆展厅中常常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这个是什么呀?”“爸爸,这个字怎么读啊?”我们的家长一开始还能应付,问题一深入,自己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家长对文物知识的匮乏,使孩子对博物馆也失去了兴趣。因此,在《青铜国》这本绘本中特意设置了“识读”的环节,把青铜器的器形、文字和拼音融会贯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家长因为这样的绘本,不再把博物馆当成随便逛逛的公园和娱乐场,而是首先成为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忠实受众,并在日后积极倡导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 让绘本走入孩子的课堂,成为博物馆教育的载体 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已成必然趋势。笔者观察,平日里一遇到学校组织大规模的参观博物馆活动,博物馆内简直成了一个菜市场。孩子们吵吵闹闹,嬉戏打闹;老师们走马观花,完成任务。笔者曾经问过一些学生和老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看完了?”回答很干脆:“我们看不懂,不知道怎么去欣赏。”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都有教材,但参观博物馆这个大课堂却缺少一本这样的课本。“老师不知道怎么去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学”成为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带回家的博物馆系列丛书》之《青铜国》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先动手做一做,用眼看一看,用脑识一识,对博物馆的青铜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孩子们带着“课本”走入博物馆,用实物来比对,“瞧,我做对了。”“我找到这件青铜器啦!”孩子们会骄傲地分享自己的喜悦,使他们寓教于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在无形中生根开花了。 绘本十分符合儿童的兴趣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等,且趣味性强,因此可以更好的被广大儿童所接受。儿童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也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而有效扭转儿童语言教学的沉闷局面。在大众传播的多媒介时代,用绘本作为载体大大拓展了博物馆儿童教育的传播渠道,打通了在场或不在场的,参观前与参观后的局限。 自《青铜国》推向社会以来,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家长们和孩子们的追捧,同时也弥补了文物类游戏书的空白。博物馆儿童教育与传播是一种培育与陶养,只有真正从儿童本位出发,研究儿童心里特点与认知规律,拓展多元化的教育与服务,才能使古董品之墓地成为孩子们活思想的育种场。参观博物馆也成为孩子们美的历程,民族文物精华才能得以传承与创新。 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还将以绘本为蓝本,整合各方资源,拓展延伸“可带回家的博物馆”的儿童项目,从纸质书向数字化书籍发展,再往IP 化方向延伸,从而夯实博物馆教育的基础,带动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提升。 (《青铜国》,徐晓璇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年8 月出版,定价:42 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