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史的诞生与变化 由于19世纪欧洲历史学职业化和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研究框架,世界史不是历史研究的正当领域,因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西方人撰写的世界史大都出现在20世纪以后。马兹利什认为,20世纪以来大约产生过三种影响较大的世界历史的写作模式,一是施本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普遍史,二是以民族国家或文明为单位的世界史,三是全球史。[7]第一种严格说属于历史哲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史,因而巴勒克拉夫认为后两种类型的世界史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它们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狭隘民族主义史学的破产,世界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导致的对国别史所报信念的动摇,以及非欧洲地区的民族独立及其历史研究兴起所引发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认识的变化等。[8] 由此,历史学家开始关注民族国家以外的地区史和世界史。他们最早撰写的是由人类起源和各个民族国家及文明演进构成的世界史,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六十年代编写的六卷本的《人类史》,前苏联1955-1965年出版的茹可夫主编的十卷本的《世界史》,以及1957-1970年出版的克拉克主编的《新编剑桥近代史》(中译本书名为《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等。这些世界史的世界性主要体现在地理范围的扩大,囊括各个地区、文明和主要国家的历史演进,但在内容和体系上却缺乏世界眼光,基本上是地区史的堆砌和西方历史分期的扩大化。应该说,中国也受到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史兴起的影响。解放前我国大学很少把“世界史”这门课列入历史系的课程表,当时大学历史系本科除本国史课程外,通常只讲授西洋通史、断代史以及西方国家为主的国别史、专门史。直到解放后我国才引进了前苏联编纂的《世界历史》,大学历史系本科也设置了世界通史课程,取代了过去所设的西洋通史。[9]在此基础上,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先生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出版,标志着中国世界史体系的诞生。该书借鉴了前苏联世界通史的框架和内容,所不同的是没有像前者那样将本国史纳入世界史的范围中,成为世界史即外国史做法的始作俑者。[10] 如果说这种以民族国家和文明为单位的世界史的出现主要在欧洲,那么另外一种跨文化的、比较的和全球方法撰写的相互联系的世界史则以美国为主。1963年,麦克尼尔出版《西方世界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11]史学界一般以此做为宏观世界史或新世界史诞生的标志。如果说宏观世界史或新世界史还沿用了世界史的概念,那么全球史则完全是一项新的创举。1966年,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全球史》,试图打破国别、地区的编纂方法,更多地注重不同时代世界各地区与各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全球史的异军突起对以民族国家和文明为单位编写的世界史带来的不仅仅是冲击,还有脱胎换骨的改造。例如马兹利什认为,“在反对更传统的和国家的研究方法中,世界史通常理解了全球史——即全球化研究——并以此来化解全球史对世界史的挑战。”[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