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文化元素,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之际,故宫博物院也于近日启动两项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举措——13日,故宫博物院首个主题“分馆”——故宫外国文物馆在厦门鼓浪屿正式与海内外观众见面,首批219件故宫馆藏外国文物已“摆驾”入驻,首展“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览”开幕;不久前,“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也在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开幕,140件套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文物珍品展出,勾勒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航线。 在鼓浪屿设分馆展示紫禁城中的“异国情调”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开馆仪式上再次强调了故宫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力量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历史上虽然是大内禁地,但是由于其特殊地位,成为能最早感受和汇集丝绸之路舶来品的地方。比如此次展出的康熙年间的英国制木琵琶鞘枪、清帝观景所用的18世纪欧洲制单圆筒折射式硬木望远镜、1908年清光绪帝使用的美国头痛药膏,等等。 “通过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运送到中国、进入紫禁城的各色物品,至今仍收藏于故宫,成为当年中外交流的见证。故宫是国内收藏外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上万件外国文物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很多直接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单霁翔说。 据介绍,故宫馆藏上万件珍贵西洋文物均是海外贸易、商品交流、使节纳贡汇集而来,是中华文明古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囿于展陈平台,目前这些文物的展出数量不到6%,不少更是深藏宫中从未示人。今后,这些外国文物藏品将逐步“入住”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而外国文物馆也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融合发展,让世界遗珍再谱华章。 单霁翔指出,故宫宏大的古建筑群和丰富的文物藏品,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最直接、最有力的物证,“从有形的古代建筑和文物藏品入手,言之有物,更容易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说清楚”。 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 近年来,故宫接待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宾不断增加,对外交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还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印度、埃及、希腊等国,合作进行文物考古与调查、文物修复与保护。通过交流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国商品外销瓷器的销售路线更加清晰,佛教造像艺术自印度通过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逐渐东传的脉络更加明确,同时还向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深入而具体的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域外展示中国文化面貌,加深各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中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拓展空间。”单霁翔说。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历经千年所凝结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文化部已经发布《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展开合作。“故宫博物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也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同时表示。 (文汇报北京5月15日专电 文汇报驻京记者周渊 特派记者王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