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以马来人为主体的海岛国家,1948年至1960年“紧急状态”时期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斗争、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印尼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及坚持到80年代中期的菲律宾共产党武装斗争都十分引人注目。 (一)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运动 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十分曲折。印尼共产党建党的时间比中共还早,是20世纪20年代印尼民族独立运动中的重要力量。荷兰殖民政府残酷镇压了1926年起义,令印尼共遭受重创,其组织濒于崩溃。二战结束后,印尼各阶层再次掀起民族独立斗争,重建的印尼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1948年9月,印尼共为争夺独立斗争的领导权而发动茉莉芬起义,在印尼共和国政府的残酷镇压下遭受了第二次毁灭性打击。50年代再次重建的印尼共采取了同苏加诺总统合作、开展合法斗争的策略,到60年代初发展为除中共和苏共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共产党,成为左右印尼政局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由于1965年“9•30”事件及印尼军方的血腥镇压,印尼共遭受了第三次毁灭性打击,沦为影响不大的秘密组织。 关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印尼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成果较多。如J.彼得鲁斯·布卢姆贝格尔的《荷属东印度的共产主义运动》、露丝·T.麦克维伊的《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的兴起》和《苏联对印度尼西亚革命的观点》、乔治·M.卡欣的《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与革命》、阿诺德·C.布拉克曼的《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印尼的崩溃》、莱斯利·帕尔米尔的《印尼共产主义者》、安·斯威夫特的《走向茉莉芬之路》和雷克斯·莫蒂默的《苏加诺统治下的印尼共产主义》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的兴起》是研究1914年至1927年印尼共早期历史的力作。它关注印尼共在国内事务和国际共运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印尼共奉行同革命的民族主义者进行联合的方针,成为最受群众支持的政党,同其他政治力量也维持了良好关系。在建构二战后印尼独立斗争的历史时,卡欣研究了1948年茉莉芬起义。斯威夫特则以1948年初爪哇政治力量、印尼独立形势、美苏冷战等为背景来研究茉莉芬起义。布拉克曼的两本著作从西方视角研究印尼共发展壮大的历史,试图讨论印尼共在“9·30”事件中的行为动机、其群众运动突然崩溃的原因、苏加诺的作用、中国的作用以及印尼共的失败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苏联的反应、印尼事态与美国在越南干涉的关系等问题。帕尔米尔研究了1914年至1965年的印尼共历史,强调印尼共与苏加诺出于相信极权政治而成为盟友。莫蒂默研究了1959年至1965年印尼共力量的迅速壮大及其所遭遇的灭顶之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