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樊吉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专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newdu 参加讨论

樊吉社简历
    樊吉社,男,山东人,1997年获得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军备控制与防扩散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美战略安全关系、美国军备控制、裁军与防扩散政策以及中美关系研究。过去十几年中,主要研究成果见诸于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以及部分合作撰写的书籍,主题论及美国外交政策、中美关系、美国对华安全战略、美国军控政策、地区防扩散问题、中美在防扩散领域的互动等,近期出版专著《美国军事:冷战后的战略调整》(与张帆合著)。曾参与多项教育部、中国社科院重大和重点课题以及相关部位委托课题,并主持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以及多项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课题。曾在《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中国经营报》、《国际先驱导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评论百余篇;并曾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主流媒体采访。曾数次到美国、英国、奥地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斯里兰卡等国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从事学术交流。
    2002-2003年在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防扩散研究中心从事半年学术研究;2007-2008年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事一年的学术研究;2010年2月至3月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从事短期学术研究;2012年9月至12月在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从事学术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1.《美国军事:冷战后的战略调整》,与张帆副研究员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
    参著
    1.第五章《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调整》,王缉思、倪峰、余万里主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观点、政策及影响》,时事出版社,2008年
    2.第三章《美国与前苏联地区国家的关系》,王缉思、徐辉、倪峰主编:《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1989-2000》,时事出版社,2008年
    3.第一章《战略安全问题》,陶文钊主编,《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2006年
    4.第九章《俄美战略武器的竞争与合作》,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论文
    1.《美国核政策调整与中国的政策应对》,《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
    2.《核安全与防扩散:挑战与应对》, 《美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3.《美国对朝政策:两次朝核危机比较》,《美国研究》,2009年第4期
    4.《谁在忧虑中国的崛起:<太平洋流>读后》,《美国研究》,2009年第1期
    5.《奥巴马政府的军控政策:希望与挑战》,《外交评论》,2009年第1期
    6.《防控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美国的评估与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7.《美国军控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从制度建设到志愿者同盟》,《美国研究》,2006年第4期
    8.《核不扩散六十年:检视与展望》,《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9.《从合作到对抗:美俄军控十年的历史考察及思考1991-2000》,《欧洲研究》,2003年第5期
    10.《美朝框架协议评析:兼论美对朝鲜的不扩散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3期
    11.《中美军控:合作与分歧,动因与走势》,《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9-10期
    12.《影响冷战后美国军控政策的若干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9期,
    13.《不确定的前景:布什政府军控政策展望》,《当代亚太》2001年第6期,约7400字
    14.Nagging Uncertainty and Growing Doubt: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Arms Control Policy,Disarmament Diplomacy (UK), March 2001
    15.《美国分离西藏:从策划到失败(1949-1951)》,《国际论坛》,2000年第6期
    16.《美国参议院拒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因及影响》,《当代亚太》,2000年第4期
    17.《冷战后美俄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3期
    18.《威胁评估、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美国研究》,2000年第3期
    课题
    主持2005年度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美国军事战略的后冷战时代调整》。
    获奖情况
    1.《冷战后美俄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3期。 该文获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200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
    2.《影响冷战后美国军控政策的若干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9期。该文获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200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
    3.参著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 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该书获得第四届(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 《美国军控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从制度建设到志愿同盟》,《美国研究》2006年第4期。该文获美国所200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学术自传
    在冷战时期,军控、裁军、防扩散问题是美苏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持续影响美苏在安全领域的互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军控、裁军议题的“局外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逐渐介入国际军控机制,并在九十年代开始影响国际军控机制的发展,迄今中国在各项军控、防扩散议题上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完全匹配中国角色。相对于国内比较庞大的国际问题研究从业者,军控问题是一个小众话题。十六年前刚刚进入中国社科院时,半是主动、半是被动地选择了美国军控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那时,军控问题并非中美关系的主要议题,即使中美曾经在军控问题上存在一些有限的互动,也仅仅限于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军控机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在防扩散问题上的互动非常频密,这主要体现为美国指责中国涉嫌从事扩散行动,并对中国进行制裁。而真正催化国内军控、防扩散问题研究的则是美国研发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国内学者对相关问题的兴趣大增,散见于国内学术刊物和报刊杂志的相关文章骤然增多,但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小布什入主白宫,美国对于通过国际机制遏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兴致下降,国内学者对军控、防扩散问题的研究兴趣随之下降,而这种状况在近年来又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研究状况的变化说明,坚持在此领域耕耘并非易事,国内从事此项研究的队伍大致恒定更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裁军、军控问题以前是美苏以及后来美俄的主战场,中国仅是旁观者和局外人,并未能真正参与其中,中国亦非美苏/美俄乃至其他非核国家关注的对象,那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地区和全球影响的拓展,中国现在在裁军和军控问题上欲做旁观者和局外人而不得。在可见的未来,无论是在核裁军、核军控、防核扩散问题上,还是在网络、外空等问题上,中国均将面临更大压力。中国如何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塑造中发挥更大作用,扮演更重要角色,并争取更大话语权?这不仅仅取决于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娴熟的外交技巧,更有赖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就此而言,现在应该是国内学者重新焕发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的时刻,未雨绸缪中国中短期应对之策,重塑裁军、军控和防扩散议题,管控分歧,争取话语权并防止国家利益和国家受损。成功的外交需要强大的学术研究支撑。

 

责任编辑:李海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