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拥有三顶桂冠: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二、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这里说的“青岩门道”,指的是“门”和“道”,其中“门”,包括城门、朝门和房门;“道”,包括大道、街道和巷道。 青岩修建有石城墙,设置有四城门。至少在明崇祯年间已是繁华都市。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年间到青岩考察,在日记中写道:“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所谓“阛阓”即市区的城墙与城门,引申为市区的店铺与街道。城中“颇有瓦楼阛阓”,很让徐翁诧异,被其誉为“南鄙要害”。城里民居,尤其是大户人家,建有“朝门”,门上修有颇为讲究的“门罩”,罩上吊瓜下垂,雕工精湛,称“垂花门”。檐口下的挑檐枋,清一色制成象鼻形。“象鼻”上方安装蝴蝶形雀替,造成“福相”效果)。有些垂花门,柱脚下方雕刻形象逼真的“石柱础”。“柱础”雕刻南瓜,下部雕刻荷莲,寓意“多子”、“清廉”。垂花门上的门簪,民间习称“打门锤”,外侧雕刻乾坤、牡丹、葵花等图案,内侧制成桃子形。桃子象征长寿。刻在朝门上,主要是辟邪。古人认为,桃符是辟邪佳品,故有“总把新桃换旧符”之语。朝门的上门斗,是一块连接两扇大门的木枋,建筑学上称之为“连楹”,大多雕刻吉祥图案,通常为“二龙抢宝”、“双凤朝阳”之类。不论雕刻什么吉祥图案,人们都泛称其为“龙”。因此,这类垂花门,又称为“龙门”。 青岩民居的堂屋门,在装修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青岩常住居民,很早以前就以汉族为主了,但在汉族入住之前,则为苗族、布依族住地。布依族班氏土司曾一度统治青岩地区。如今的青岩镇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因此,建筑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民居大门外侧,一般加建“腰门”,如此既可防止畜禽入室,又不影响通风采光。上门斗或者制成牛角形,或者制成如意形,也有雕刻祥云、寿桃、虎头的。总之,意在驱灾辟邪。腰门拉手大都制成葫芦形、石榴形。葫芦石榴,其籽众多,皆为生殖崇拜的理想对象。人们还认为,葫芦既代表“福”又代表“禄”,是福禄寿禧的替身。石榴像瓶子,将“瓶子”刻在拉手上,意为“进进出出,平平安安”。大门的门簪,或雕刻太极、八卦,或雕刻牡丹、葵花,或雕刻福寿等字。民俗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八卦是派生万物之本源,将其雕刻在大门上,期盼能收“一本万利”之效。牡丹象征富贵,葵花象征多子,刻在门簪之上,求的是荣华富贵、多子多孙。有的人家,在门楣上安装一块扇形木匾,寓意“积善人家”、“为善最乐”。有的人家,在房门外铺垫一块青石板,其上雕刻方胜、古钱、白果、蝙蝠、鲤鱼、荷莲等图案。在民俗文化中,方胜是八宝之一;白果寓意多子;“蝠”与“福”、“鱼”与“余”、“莲”与“连”皆为谐音。雕刻这些吉祥图案,意在追求“开门见宝”“开门见钱”“开门见子”“开门见福”“连年有余”。 早在明清时代,青岩便有一条“南道”,经过“定番”(今惠水)、大塘(今平塘)通往都匀。镇内大街,南北走向,分为“南街”、“北街”两大部分。大道两侧,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古巷道。大道以巨型石板铺垫;小街小巷,虽然也用石板铺垫,但石板略小,路面较窄,两相比较,名副其实的“大街小巷”。然而,最吸引游人的可能是极不规则的“背街”古巷道。所谓不规则,不仅表现在路面上,更多地反映在巷道两侧的石院墙上。形形色色的石院墙,有用方整石垒砌的,有用片毛石垒砌的。大户人家的石院墙,多以方整石合缝垒砌,十分规整,且多净面。普通民居的石院墙随意得多。一般基础部位以方整石垒砌,中上部位则多用片毛石垒砌。也有从下至上全用片毛石垒砌的。以片毛石砌墙的工艺有多种,常见的有水平砌、竖立砌、斜向砌,其中后者又有上下两层反向砌筑的特殊工艺,造成汉族传统文化所谓的“人”字形或麦穗纹视觉效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心目中,则被视为“鱼骨头”。少数民族崇拜鱼,不是“年年有鱼”之意,而是认为鱼类繁殖迅速,象征多子多孙。他们甚至认为,“祖宗喜欢吃鱼”,体现祖先崇拜。对于同样一个吉祥图案做出不同的解释,正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