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肯尼亚时说:“中非23亿人携手发展,将会改变世界格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不仅在南南合作中举足轻重,而且在推动世界良性发展方面承载着丰富的全球意义。 5月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肯尼亚时说:“中非23亿人携手发展,将会改变世界格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不仅在南南合作中举足轻重,而且在推动世界良性发展方面承载着丰富的全球意义。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近代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本质是崇尚强权、推行霸权、扩张利益。二战结束,国际社会在重建的反思和新建的期望中摸索,南北双方都在努力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然而,接踵而至的冷战,迅速扭曲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意识形态之争遮蔽了和平与发展的现实诉求。冷战结束后,全球联系的障碍被消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全面展开,再一次呼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但是,西方固守昔日辉煌的殖民思维、冷战思维、保守主义思维,多把非洲看成是一块黑暗的、没有希望的大陆,始终不相信中非合作是全球多极化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就要像李克强总理所说:“在世界格局中,多几个‘极’,总比少几个‘极’要好。”没有多极化的世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就缺乏前提和基础。 破解南北矛盾。冷战结束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南北之间的知识鸿沟越拉越大。北方国家是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运用者,南方国家主要扮演知识的消费者角色。于是,发达国家不断筑高知识壁垒,广大发展中国家再度被置于依附地位。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南北之间搭建起知识创新、传递的桥梁,既有利于南方国家消化、吸收北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为北方国家的知识创新提供广阔的土壤。中非合作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实用技术比较适合非洲的实际需要,较之西方技术,在对接条件、可接受性、可支付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长远来看,以互利共赢、包容发展原则为基础,中非科技合作将逐渐成为南北知识生产链上重要的一环,不仅为非洲形成“造血”机制、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会在南北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甚至将改写南北关系的传统内涵。 支撑全球发展转型。当前,以低碳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发展转型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国际合作中的低碳发展合作,不仅是新型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配置,更包含着全球治理的规则和方向。非洲拥有丰富的低碳发展资源和巨大的后发潜力,有学者预言,非洲将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中东。当然,和绝大多数南方国家类似,非洲面临着“低碳”与“发展”双线作战的重负,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直面低碳时代的到来。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倡议中非双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同时,为提高非洲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方在非洲国家实施了百余个清洁能源项目,并在卫星气象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总体上看,全球低碳发展不仅为非洲跨越现代化陷阱创造了契机,也为中方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 维护全球性自然资源安全。全球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共享的公共资源。南方国家大多分布在自然资源富集区,相应的贫困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南方国家。由于缺乏现代开发技术或无力支付高技术成本,南方国家在全球资源利用中明显处于劣势,但却要为全球资源的保护承担相对更重的责任,这是造成南方国家减贫步履维艰的一个关键原因。非洲自然资源丰富,却是一个贫困的大陆,要在为全人类看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谋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帮助。中国是减贫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增长,不仅关乎中国自身,而且将直接影响非洲的减贫和资源安全。因此,中非合作背后有二十几亿人口,既是大市场,又是大责任,需要大担当。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自主发展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后,围绕减贫合作工程、生态环保合作工程的深入展开,中非合作将为全球资源安全的维护不断开拓出新的路径。 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并行不悖,互为表里。但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西方国家,与之伴行的自然是西方文化,这就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本土文化失落的迷茫和痛楚。这种西化与本土化的对抗普遍存在,不仅在中国,在非洲也同样没有消失过。非洲在奴隶贸易时期就产生了“黑人性”的自觉,泛非主义思潮与西化论的对峙由来已久,直至今天,能否在现代和本土之间发展一种辩证的、建设性的联系,依然是非洲思想界关注的一个主题。但关键是,非洲历史应得到承认,非洲文化应得到尊重。黑格尔看不见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非洲,这种熟视无睹完全是殖民主义的产物,是殖民主义的另一种残暴。因为否定文化,就等于剥夺了存在的坐标和意义。与此相反,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具有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传统和品质,尊重非洲、欣赏非洲、视非洲为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是一脉相承的。近年来,中非双方本着相互借鉴的原则,把人文交流视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和驱动轮,先后启动了“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等项目,不断巩固中非友好的社会基础。鉴于西方有奴役非洲、丑化非洲的传统,中非合作无疑对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存在,尤其是为不同文明形态、不同国家形态之间的平等互鉴,树立了榜样。 (作者系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